赤南县
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改镇西县置,治平落坝(今陕西镇巴县南赤南乡)。同年12月改名陕南县。
(1)鄂豫皖苏区设。1929年由河南省商城县南部析置。1932年撤销。(2)川陕苏区设。1933年9月由陕西省镇巴县赤南乡析置,治今镇巴县平落坝。县以乡名。同年12月改名陕南县。(3)北岳平西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察哈尔省赤城县(今属河北)南部析置。1943年撤销,1946年复设。1948年撤销,并入赤城县。
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改镇西县置,治平落坝(今陕西镇巴县南赤南乡)。同年12月改名陕南县。
(1)鄂豫皖苏区设。1929年由河南省商城县南部析置。1932年撤销。(2)川陕苏区设。1933年9月由陕西省镇巴县赤南乡析置,治今镇巴县平落坝。县以乡名。同年12月改名陕南县。(3)北岳平西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察哈尔省赤城县(今属河北)南部析置。1943年撤销,1946年复设。1948年撤销,并入赤城县。
即今河北武邑县西北十八里圈头乡。明嘉靖 《冀州志》 武邑县地理图: 西北有圈头集。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4武邑县: 西北有圈头镇。
在今陕西华县西南。《山海经·西山经》:符禺山“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
①在今河北保定市南。《明一统志》 卷2保定府: 莲花池 “在府治南。元守帅张柔开凿,中有看花亭,又有柳塘、西溪、北潭,皆引鸡水为府中胜概”。②在今河北沙河市北。《清一统志·顺德府一》:莲花池 “在沙河
又作夜勒浑河。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北裴德河。源出市西北完达山,东南流折而东北入穆棱河。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5: 穆棱河会巴彦河,“又东北百余里,有夜勒浑河西北自查库兰岭东南流,合西来哈而哈山之
①周代国名。春秋时灭于齐。故址在今山东沂南县南。《春秋》:闵公二年(前660),“齐人迁阳”。即此。西汉置阳都县。②一作唐。春秋燕邑。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春秋》:昭公十二年(前530),“齐高偃帅师
1932年改归化县为明溪县,属福建省。治所即今福建明溪县。因明溪为名。在福建省西部。属三明市。面积 1709 平方千米。人口11.5万。辖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雪峰镇。明成化七年(1471年)析宁化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方舆纪要》卷68通江县:马鞍寨在“县东七十里”。
在今广东潮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海阳县: 新关隘 “在府南”。
即今江苏武进县北澡港河东岸圩塘镇。元、明置于塘巡司于此。
又名白水湖。在今江西九江市东,通大江。《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 白水港“今亦曰白水湖,水溢成湖,水落为港”。清时设把总驻防。即“白水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