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岩镇

赤岩镇

即今福建周宁县西北赤岩。明属政和县,洪武二年(1369)置巡司于此。清初废。


在陕西省旬阳县东南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赤岩沟口,人口620。镇以驻地名。1950年设花园乡,1958年设赤岩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与七里乡合并设赤岩镇。主产玉米、小麦、稻,盛产油桐、生漆、木耳、香菇。有林场及陶瓷、火纸、农副产品加工、综合加工等厂。为良种“赤岩牛”产地。有公路通神河镇。


猜你喜欢

  • 关外

    ①秦、汉、唐等定都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地区为关内;对关内而言,又称关东地区为关外。②旧称山海关以外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③旧称今四川康定以西地区为关外,因县治打箭炉位于川

  • 竖眼大田溪洞

    即今贵州镇远县。《明史·贵州土司传》: “镇远,故为竖眼大田溪洞。”

  • 朸县

    朸或作扐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四十里。文帝封文悼王子刘辟光为朸侯;武帝时又封城阳顷王子刘让为朸侯。后改为县。东汉省。古县名。“朸”又作“扐”。西汉文帝封齐悼惠王子刘辟光、武帝封城

  • 北岩寨

    在今浙江龙泉市东南跶石岭村。《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北岩寨“在县东十里汰石岭上”。

  • 大笮县

    即大莋县。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越嶲郡“大笮县,汉末省也”。

  • 迁江屯田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嘉靖七年(1528)迁治来宾县迁江镇东南。清废。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西南迁江镇。嘉靖七年(1

  • 太平兴国寺

    一名大别寺、文殊院。唐建。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龟山。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重建。苏轼曾游此,有《大别方丈铭》。元末废。明洪武初重建。又称文殊院。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北。唐建。宋太平兴国年间奉敕重建。苏轼

  • 文脊山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寰宇记》卷103宁国县:文脊山“一名曷山,在县西三十里。按何法盛《晋中兴书》云:有瞿硎先生,不知姓名,住宣城文脊山,即其山也”。《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在“县西北三

  • 东运河

    即泇河。明万历间开凿, 自夏镇(今山东微山县)附近李家口引运河水,东流合彭河,又合氶、泇、沂等水,出邳州直河口(今江苏宿迁市西北皂河集西)入黄河,全长二百六十里。自后运道由泇河经微山湖东,西北直达济宁

  • 庄浪路

    元初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即今甘肃庄浪县西北南湖镇。大德八年(1304)降为庄浪州。元初置,治今甘肃省庄浪县(水洛城)西北南湖。初隶甘肃行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改隶安西行省(陕西行省)。辖境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