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走马镇

走马镇

明置,属蓬溪县。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回马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走马镇“在蓬溪县西五十里江西岸。有堡有市,其地多陶,为利甚广”。


(1)在湖北省鹤峰县东南部。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坪,人口 3310。传以前有两马月下在此吃稻,被驱赶时不翼而飞,故称走马坪。1954年设走马区,1958年设五星公社,1975年设走马公社,1984年设镇。主产玉米、稻、豆类,并产茶叶、油茶、中药材等。有磷矿等。有制茶、农机、食品、磷化工等厂。为鄂、湘邻界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鹤石、鹤桑公路会此。(2)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北部。面积33.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场,人口890。因境内一山岗形如奔马,人称走马岗而得名。原为巴县辖地。1930年设走马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乡,1994年建镇。1995年划归九龙坡区。产稻、小麦、玉米、蚕茧、柑橘等。有酒、油、建材、化工、农机等厂。成渝高速公路、渝江公路贯穿全境。(3)在重庆市万州区南部。面积76.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岭,人口 2110。1927年建走马镇,以驻地走马岭得名。1940年改为走马乡,1953年分出关上、枣木二乡,1955年关上乡又并入。1958年改为走马公社,1967年划出关上公社。1984年改为走马乡,1992年由走马、关上合并置走马镇。产稻、玉米、小麦、薯类等。有酿酒和小型加工业。为区境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万利和万石公路经此。(4)在四川省资中县西北部。面积38.99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场,人口1.5万。镇以驻地名。1962年析置走马公社,1984年改置乡。1992年东合、向阳二乡并入。2000年建镇。种植黑麦草,发展稻田养鱼。产血橙、椪柑、梨等。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洞澡水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在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里倘甸。

  • 金门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永宁卫。治所即今福建金门县西南金门旧城。清顺治十四年 (1657) 废。《明通鉴》 附编: 清顺治七年 (1650)秋八月,“明郑成功取厦门、金门”。即此。明洪武二十

  • 全义岭

    即越城岭。为五岭之一。在今广西全州、资源二县间。《资治通鉴》:唐光化三年(900),“静江节度使刘士政闻马殷悉平岭北,大惧,遣副使陈可璠屯全义岭以备之”。即此。古山名。又称越城岭、越岭、始安岭、临源岭

  • 木马河

    即今陕西省西乡县南牧马河。《舆地纪胜》卷190洋州:马源水“在西乡县,出巴山。《图经》云:元是木马水,天宝间改为马源水。上有山如马之状,因以名之”。《清一统志·汉中府一》 引《县志》:木马河“源出大巴

  • 朝?县

    即朝那县。 在今宁夏彭阳县西古城乡。《史记·封禅书》: “湫渊, 祠朝�� 。”

  • 江西

    ①隋唐以前,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另外,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即指此。②唐方镇名。广德二年(76

  • 清颍驿

    在今河南禹州市东。《方舆纪要》 卷47禹州: “清颍古驿在州城东。”

  • 大连云山

    即今浙江丽水市南大连云山。《清一统志·处州府一》:大连云山“在丽水县东南四十里。一名沙溪尖。巉岩陡绝,上插云霄,与青田小连云山相接”。

  • 哥窑

    哥窑即龙泉窑之别称。窑址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小梅镇大窑村。为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南宋时章氏兄弟二人在龙泉县烧造瓷器,其兄所造者佳,故世号为哥窑。弟则仍龙泉之旧号,亦称弟窑。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今浙江省

  • 嘉明镇

    即今四川泸县北嘉明镇。明 《泸州志》 引南宋 《江阳谱》: 本州惠民乡三里第二十五都有 “嘉明市”。清雍正七年 (1729) 于此置巡司。民国设县佐。在四川省泸县北部偏西。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