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化镇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南七十里,沱江西岸。明置巡司于此。清光绪间,戊戌变法被杀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是本镇人。刘坟在镇西南。
在四川省富顺县东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赵化,人口 5500。因宋代赵姓在此聚居开发,故名。1949年为赵化镇,1958年设赵化公社,1961年置赵化镇。1986年赵化乡并入,1995年屏峰乡并入。产葡萄、荔枝、桂圆等水果。有丝绸、酿酒、粮食、棕麻等业。为县东南商贸中心。通公路,沱江通航。古迹有“保障东南”摩崖石刻、刘光第墓、两湖会馆等。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南七十里,沱江西岸。明置巡司于此。清光绪间,戊戌变法被杀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是本镇人。刘坟在镇西南。
在四川省富顺县东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赵化,人口 5500。因宋代赵姓在此聚居开发,故名。1949年为赵化镇,1958年设赵化公社,1961年置赵化镇。1986年赵化乡并入,1995年屏峰乡并入。产葡萄、荔枝、桂圆等水果。有丝绸、酿酒、粮食、棕麻等业。为县东南商贸中心。通公路,沱江通航。古迹有“保障东南”摩崖石刻、刘光第墓、两湖会馆等。
一名乐平山。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七十里。《左传·闵公二年》: “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 《寰宇记》 卷50乐平县: “乐平山在县东七十六里,即古东山皋落氏之地。”
亦名石城山。在今四川仁寿县北十里。《舆地纪胜》卷150隆州:石城山“在仁寿县。一名石矩山。其山有石壁似城,因名。绝顶望见峨眉。有平等寺、西峨寺”。《方舆纪要》卷67仁寿县:石矩山在“县东北八里。亦名石
唐置,属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
即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金史·斡鲁传》:“高丽筑九城于曷懒甸,……斡鲁亦对筑九城与高丽抗。”《清史稿·德宗纪》: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之战,九月“庚子, 日兵渡鸭绿江。辛丑,陷九连城”
1913年改贵阳府置,为贵州省会。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1941年改设贵阳市。1913年置,治今贵州贵阳市。1941年改名贵筑县,移治今贵阳市南花溪镇。
即今贵州纳雍县西北石关。《清一统志·大定府》“长冲哨”条下:又有“石关哨”等旧皆设兵守御。
亦作婆娑府路、博索府路。金置,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东南部、吉林西南部与朝鲜慈江道及平安北道部分地。元初直隶辽阳行省,至元二十五年 (1288) 废为婆娑府巡检司。
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福宁府》:竹屿“突出海中,形势奇特。潮退,泥潦中有沙径,长一里可行。地无田, 民皆业渔。有堡。相近者为孤山,明嘉靖三十五年,倭贼自宁德遁入州界,官军追败之于此”。
即今河南滑县东白道口乡。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白道口,距城四十五里。”
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杨柳湖。《清一统志·黄州府一》:杨林湖“在黄梅县西南二十五里,西接太白湖。东由濯港径白湖渡入孔垅小江,至清江镇入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