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辽太祖陵

辽太祖陵

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五里,辽祖州城址西北四里祖山中。耶律阿保机死于天显元年(926)七月,天显二年(927)八月葬此。《辽史·地理志》上京道祖州:“太祖陵凿山为殿, 曰明殿。殿南岭有膳堂, 以备时祭。门曰黑龙。东偏有圣��殿,立碑述太祖游猎之事。殿东有楼,立碑以记太祖创业之功。”辽亡后,金兵焚毁此陵园,但门址、殿基、石碑等至今仍存。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辽祖州城址西北2千米环形山谷中。谷口山峰陡立,并筑有土墙和陵门阻隔,豁口仅可容小车通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陵墓在谷内西北坡上,石块垒砌地宫墙身遗迹已暴露地表,坡下尚存有享殿遗址。石翁仲及经幢等遗物隐藏在丛林之中。谷口两侧有守卫和祭祀用建筑遗址多处,东侧小山顶有石雕大龟趺一个,在其附近发现的残石碑上,刻有工整秀丽的契丹大字,为研究契丹文化的重要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坡州山

    在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明一统志》 卷85向武州: 坡州山 “在富劳县北三里。山形如虎,又名虎山”。

  • 石阿

    在今山西隰县北。《史记·赵世家》:赵成侯十一年(前364),“秦攻魏,赵救之石阿”。即此。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山西省隰县北。《史记·赵世家》:成侯十一年(前364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即此。

  • 归义州

    ①唐置羁縻州,属幽州都督。治所在归义县(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六里广阳城村)。《旧唐书·地理志》 归义州:“总章中置,处海外新罗,隶幽州都督。”后废。②唐宝应元年(762)置,为党项部落州,属秦州都督

  • 色尔札

    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色扎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 巩县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元和志》卷5巩县:“按《尔雅》:‘巩,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 因以为名。”西汉属河南郡。北魏泰常八年(423)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属成皋郡。北齐

  • 洛阳口镇

    北宋置,属沙县。即今福建沙县东南琅口。《元丰九域志》 卷9南剑州: 沙县有洛阳口镇。元废。

  • 首阳山

    ①又名阳山。即今河北卢龙县东南二十五里阳山。《史记·伯夷传》 正义: “首阳山,《说文》云,首阳山在辽西。” 《方舆纪要》 卷17卢龙县: 阳山“峰峦高耸, 下多溪谷, 一作山。 《说

  • 怀昌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置,治所在怀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北周天和五年(570)废。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怀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北周天和五年(570年)废。

  • 胡奴阜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一年 (386),前秦将苻登,“进攻姚硕德于秦州,后秦主 (姚) 苌自往救之,登与苌战于胡奴阜,大破之”。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前

  • 泰来县

    1917年改泰来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泰来溪 (今黑龙江省泰来县)。民国《黑龙江志稿》 卷2: 泰来县 “土名泰来气屯”,故名。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5年划归嫩江省,1949年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