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连江

连江

一名鳌江。在今福建连江县南。《元和志》卷29连江县:连江“在县南三百里(步),东流入海”。《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府志》:“一名鳌江。源出罗源县黄土溪黄柏潭,古田县芝浮溪,侯官旧怀安县桃洲之密溪,三派合流而东,经县南,环抱如带,东下合磁窑峡口入海。亦名岱江,江滨有渔沧潭。”


又称连州江。古称洭水、湟水。《广东新语》:“铅一曰连,……连,锡之别名也。”连水或连州(今连县)皆以有铅锡冶而得名。北江支流。在广东省北部。上游为湟水,出连州市北境三姐妹峰,东南流经阳山县,称连江,至英德市连江口入北江。长275千米,流域面积1万平方千米。坡陡流急,连州以下可通航。支流有寨岗河、大潭河、水边河、东陂河等。建有潭岭、南水等水库及长湖水电站。沿岸多煤炭资源。


猜你喜欢

  • 大邑坪

    在今四川汶川县南五十八里羊店(大邑坪)。《清一统志·茂州》:大邑坪“在汶川县南。悬崖临江,地势险固,为金川要路。现设塘汛”。

  • 库车城

    即今新疆库车县。清魏源《圣武记》卷4:乾隆二十三年(1758)五月,雅尔哈善等“由吐鲁番进攻库车,……八月,守城回目阿布都复突围夜遁,余众开门降”。次年设办事大臣于此。光绪八年(1882)置库车厅。

  • 山门洞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文脊山东南侧。《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文脊山“有六洞,梅圣俞与张献民同游,留题刻石焉”。《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东南有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谓之山门。中有山

  • 南襄郡

    南齐置,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西魏改置南襄阳郡。南朝齐置,治新安县(今湖北省南漳县境),属雍州。辖境约今湖北省南漳县一带。西魏改置南襄阳郡。

  • 临江军

    北宋淳化三年 (992) 分筠、袁、吉三州地置,治所在清江县 (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临江镇)。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樟树二市及新干、峡江等县地。元至元中升为临江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分筠、袁、吉三州地

  • 金家寨

    在今安徽金寨县南。1932年置立煌县于此,1947年改为金寨县。1954年建梅山水库,淹入水中。

  • 田头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南三岛之南三镇。《清一统志·广东统部》:吴川营有把总驻田头。(1)古地名。即今广东省湛江市东南南三岛上南三(田头)。清时设把总防守于此。(2)村名。(1)在海南省定安县西部。属富文镇

  • 星津桥

    唐洛阳城皇城正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旧唐书· 玄宗纪》: 开元二十年(732) 四月,“改造天津桥,毁星津桥”。清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5洛渠: 洛水 “西自苑内上阳宫之南,流入外郭

  • 水口监

    宋置,属大昌县。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下田乡水口村。《宋史·地理志》 大宁监大昌县:“旧在监南六十里,嘉定八年徙治水口监。”

  • 小峨山

    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沙湾镇南。《元和志》卷31绥山县:小峨眉山“在县南六里”。《方舆纪要》卷52嘉定府:小峨山“在峨眉县南三十里,一名铧刃山,又有李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