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连江县

连江县

①南朝梁置,为连江郡治。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东。隋开皇九年(589)属高州。大业初属高凉郡。唐武德六年(623)属高州。开元五年(717)改为保安县。

②唐武德六年(623)改温麻县置,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连江县。明《寰宇通志》卷45福州府:连江“在连江县治南,东流入海。县名连江以此”。五代闽属长乐府。宋属福州。元属福州路。明、清属福州府。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1)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电白县电城镇东。为连江郡治。隋属高凉郡。唐属高州。开元五年(717年)改名保安县。(2)今县名。在福建省东部沿海,东北临罗源湾。属福州市。面积 1191 平方千米。人口61.3万。辖17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汉为冶县地,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置温麻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入原丰县,十二年改原丰县名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地复置温麻县;同年改名连江县,治今址。以江得名,属泉州。《寰宇通志》:福州连江“在连江县治南,东流入海,县名连江以此”。景云二年(711年)属闽州。开元十三年(725年)属福州。五代唐长兴四年(933年)属长乐府;汉乾祐元年(948年)属福州。宋仍属福州。元属福州路。明、清属福州府。1913年废府,属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省。1949年属第四专区,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属福安专区,1959年又属闽侯专区。1962年属福州市。1963年再属闽侯专区,1970年属福安专区。1971年属宁德地区。1983年属福州市。地处闽东山地东北部。鳌江自西北入境折向东流注入海湾。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甘薯等。海产黄鱼、带鱼、毛虾。滩涂养殖海带、紫菜、蛏、蛎、蛤。工业有食品、水产加工等。福分(福鼎)、福北公路经此。有琯头、黄岐等港口。名胜古迹有青芝山、宝林寺。纪念地有1934年透堡农民武装暴动遗址及马鼻、官坂等革命根据地。为郑思肖、陈第及黄花岗九烈士故里。


猜你喜欢

  • 陶环溪

    亦名玉溪。在今安徽旌德县西。《清一统志· 宁国府 一》 “抱麟溪” 条下: “陶环溪在县西三十里。源出黄高峰,亦名玉溪,北流入抱麟溪。”

  • 景东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郊景董山上。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

  • 大谢山

    亦作大榭山。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海中大榭岛。《明史·地理志》 定海县:“有大谢、小谢山。”《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大谢山“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海中。其旁为小谢山……南临黄崎港。北由大猫海洋至金塘、鹿山,最

  • 古如朗木杰谿

    即古浪宗。今西藏朗县西古如朗杰。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古如朗木杰谿。1960年并入朗县。

  • 益寿塞

    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或包头市境。《汉书·匈奴传》: 王莽始建国三年 (11),匈奴单于“遣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呼卢訾及左贤王乐将兵入云中益寿塞,大杀吏民”。

  • 永泰陵

    北宋哲宗赵煦的陵墓。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镇西南八陵村。与永裕陵相距里许。

  • 邓川州

    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德源千户置,属大理路。治所在德源城(今云南洱源县东南三十六里,邓川镇东北郊)。明、清属大理府。万历二十八年(1600)迁治来凤冈(今洱源县东南三十二里旧州),崇祯十三年(16

  • 石家堡

    ①明置,属义州卫。在今辽宁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37义州卫:石家堡“在卫西南。其相近者曰八塔山堡”。②北宋元丰四年(1081)置,属诚州。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三十里。后属靖州。北宋元丰四年(

  • 回岐山

    在今广东清远县西南,与三水市接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清远县: 回岐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古名观岐,高耸数十仞,逶迤环抱,有回顾县治之状。下有岐水。回岐驿设于此”。

  • 可失哈儿

    即可失哈里。今新疆喀什市。《元史·曷思麦里传》:太祖西征“哲伯令曷思麦里特(乃蛮主)曲出律首往徇其地,若可失哈儿、押儿牵、斡端诸城,皆望风降附”。《元史·地理志·西北史地附录》 有可失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