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迪化道

迪化道

1914年由镇迪道改置,属新疆省。治迪化县 (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辖境约当今新疆哈密、吐鲁番两地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及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屯奎、沙湾、和布克赛尔、乌苏等市县。1916年,沙湾、乌苏二县划归塔城道。1920年吐鲁番、鄯善二县划归焉耆道。1928年废。


1914年6月由镇迪道改名,治迪化县(今新疆乌鲁木齐市)。属新疆省。辖迪化、奇台、昌吉、阜康、孚远、绥来、镇西、哈密、吐鲁番、乌苏、鄯善等县。辖区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沙湾二市县以东,克拉玛依市、阿勒泰地区以南,兰新铁路以北地区,及兰新铁路以南的鄯善、托克逊二县地。1915年5月由绥来县析置沙湾县。1916年12月沙湾、乌苏二县划归塔城道,辖区西北部略有缩小。1918年2月由昌吉县析置呼图壁县。1920年4月吐鲁番、鄯善二县划属焉耆道,辖境南部地域缩小。1924年废。


猜你喜欢

  • 达堡

    或作塔波、塔布。西藏古代族部名。藏文史籍《敦煌吐蕃文书》载:在达地区,首领为达杰卓森。达堡在隋、唐以前为西藏最早的十余小邦之一,其首领与吐蕃王室同源,后被吐蕃兼并。地在今西藏山南东部、林芝地区西部的加

  • 虎墩

    即小海寨。在今江苏东台市西北。《清一统志·扬州府一》 引 《府志》: “宋范仲淹筑捍海堤,起虎墩,即此。”

  • 零阳县

    西汉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慈利县东三里白公城。在零水之北,故名。三国吴永安六年(263) 属天门郡。南朝陈属石门郡。隋开皇中改为零陵县,十八年 (598) 又改为慈利县。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称为零

  • 复 (復) 阳侯国

    西汉元康元年 (前65) 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水经·淮水注》: “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 西晋废。

  • 罗克伦

    一名洛克伦。在今新疆昌吉市西二十里。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0: 罗克伦 “旧为噶勒丹多尔济游牧之所。乾隆二十年三月,大兵进讨准噶尔,噶勒丹多尔济偕其兄子扎纳噶尔布以二千五百余户降”。

  • 亦作鄹、陬。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余里。春秋前期为邾国都,后为鲁邑。孔子父叔梁纥曾为郰邑大夫。《左传》: 襄公十年 (前563),“晋荀偃、士匄请伐偪阳……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郰人纥抉之

  • 大蜀国

    ①北宋淳化四年(993)三月,蜀州青城县农民王小波、李顺起义。十二月小波战死,众推李顺为帅。次年正月攻占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政权,称大蜀王,改元应运。大蜀国势力范围,据《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李顺之

  • 凤阳府

    明洪武七年(1374)改中立府置,直隶南京。治所在凤阳县(今安徽凤阳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天长、定远、霍邱以北地区。因府在明代为皇室先世陵墓所在,建为中都。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明洪武二年(1369

  • 感恩县

    隋大业六年 (610) 置,属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寰宇记》 卷169感恩县: “取感恩水以为名。” 唐属儋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元丰四年 (1081) 复置,

  • 大石墙山

    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清光绪《畿辅通志》卷65:大石墙山“在独石口东南一百九十里。山产石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