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漠道

通漠道

在今山西大同市南。《新唐书·太宗纪》:贞观三年 (629),“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


猜你喜欢

  • 富川水

    又名富江。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北思勤江。《元和志》 卷37龙平县 “富川水经县南,又东入漓水”。

  • 戛云 (雲) 亭

    在今四川达川市南二里翠屏山。《方舆胜览》 卷59达州: 戛云亭 “在南山。元稹为司马时立。下瞰江流,周览城邑”。今亭清嘉庆间重建于山之西岭,为三层八角形,高12.5米。

  • 县

    即县。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 卷29: “ ‘’ 不成字, 当作 ‘’。 说文: ‘, 巨鹿县,从邑,枭声。’ 汉志作 ‘郻’,‘郻’

  • 柔远砦

    北宋置,属安化县。即今甘肃华池县治。元废。

  • 成皋关

    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自古为黄河以南东西交通孔道和战争要塞。《初学记》卷7《关》引《洛阳记》:“汉洛阳四关,东成皋关。”《资治通鉴》:东晋太宁三年(325),前赵王岳“进围石生于金墉,后赵中山公石

  • 啀婆镇

    北宋置,属邹平县。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堐镇。

  • 米山镇

    即今山西高平县东南米山镇。《清一统志·泽州府》:米山镇“在高平县东十里。有堡。当泽、潞之冲,居民稠密,商贾辏集”。(1)在山西省高平市中部。面积64.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米山,人口

  • 东宁

    清康熙三年(1664)郑成功之子郑经改东都为东宁,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南市。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废。见“东都(8)”。

  • 绿瓮江

    在今广西扶绥县北。《方舆纪要》 卷110永康州: 绿瓮江 “在州 (治今中东镇) 西南。源出州北绿空山,西南流,合思同、罗阳诸水,入于丽江”。

  • 象山港

    一名鄞港。在今浙江象山县北。清光绪《新编沿海险要图说》 卷7: 象山港 “南岸有象山县城,故名”。在浙江省象山、宁海两县北部,奉化市南部。以南岸有象山及象山县,故名。为一东北—西南向的狭长形海湾,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