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邛水县

邛水县

北宋政和八年(1118)置,属思州。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宣和四年(1122)废。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置,元改定安县。后复名邛水县。明洪武五年(1372)改置邛水长官司。1913年复置邛水县,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26年改名灵山县。1928年改名三穗县。


(1)古县名。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置,治今贵州省三穗县西南。属思州。宣和四年(1122年)废为堡。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复置。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为安定县,二十年复为邛水县。属思州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为邛水十五洞长官司。(2)旧县名。1913年由镇远县属邛水县丞所辖地方析置,治八弓镇(今贵州三穗县八弓镇)。1926年更名灵山县。


猜你喜欢

  • 诸由观集

    即今山东龙口市东北四十九里诸由观镇。清同治 《黄县志》 有诸由铺。1984年设镇。

  • 祗洹寺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城内。《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西魏于谨攻江陵,元帝十一月丁酉,夜宿民家,“己亥移居祗洹寺。于谨令筑长围,中外信命始绝”。

  • 利阳亭

    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续汉书·郡国志》左冯翊衙县,刘昭注引《皇览》曰:“有苍颉冢,在利阳亭南,坟高六丈。”在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东汉属衙县。

  • 中都督府

    唐置,在今四川西昌市。《元史·地理志》:建昌路“本古越嶲地,唐初设中都府,治越嶲。至德中,设于吐蕃”。中都府脱督字。

  • 岔山县

    唐置,属山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北部。后废。

  • 虎泽

    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汉书·地理志》 西河郡谷罗县: “武泽在西北。” 唐讳虎,故谓之武泽。《后汉书·梁慬传》: 永初三年 (109) 南单于反,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四年,慬将兵赴援,“虏遂引还虎

  • 巨梁水

    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之还乡河,为蓟运河支流。《水经·鲍丘水注》:“鲍丘水又东,巨梁水注之。水出土垠县北陈宫山,西南流径观鸡山,谓之观鸡水,……巨梁水又南,径土垠县故城西,……又东南,右合五里水……乱流入

  • 索卢县

    ①东晋置,属广川郡。治所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十五里。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复置,属长乐郡。北齐废。②南朝宋侨置,属广川郡。治所即今山东桓台县。北齐废。③南朝梁、陈间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

  • 裕勒都斯河

    一作朱勒都斯河。为开都河下游。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7: 海都郭勒 “源出天山中,合三哈布齐垓郭勒、东西裕勒都斯郭勒,旁挟众水,东南流出海都塔克口,名海都郭勒”。

  • 克里雅

    一名克勒底雅。即今新疆于阗县。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洛浦之东三百七十八里为于阗,于阗治克里雅城。”又作克勒底雅。清光绪九年(1883年)于此置于阗县,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