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
即喀喇乌苏。今西藏北部怒江上游。“那曲”,藏语意为黑河。
藏语意为“诸水汇集之河”。又称热衣曲。雅砻江支流。在四川省西部,理塘县西北部与新龙县南部。源出理塘县城西北沙鲁里山中段的扎勒山北麓,东南流至正沟牧点折向东北流,至新龙县格日村附近入雅砻江。长111千米,流域面积 2200 平方千米。流经川西山原地带。上游多草原,为天然牧场。下游为农业区。
即喀喇乌苏。今西藏北部怒江上游。“那曲”,藏语意为黑河。
藏语意为“诸水汇集之河”。又称热衣曲。雅砻江支流。在四川省西部,理塘县西北部与新龙县南部。源出理塘县城西北沙鲁里山中段的扎勒山北麓,东南流至正沟牧点折向东北流,至新龙县格日村附近入雅砻江。长111千米,流域面积 2200 平方千米。流经川西山原地带。上游多草原,为天然牧场。下游为农业区。
亦作镐池、鄗池。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西北丰镐村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载: 始皇三十六年 (前211),“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 ‘为吾遗滈池君’”。《集解》: “张晏曰
元元贞元年(1295)升无锡县置,属常州路。治所即今江苏无锡市。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无锡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县置,治今江苏省无锡市。属常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县。
即今云南麻栗坡县。清代属开化府。民国 《新编麻栗坡特别区地志资料》: “清乾隆初辟时,原名新草房街。后嘉庆时,江湖川黔人来此经商,以四面坡上有麻栗树,故名曰麻栗坡街。”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火山军置,治所在河曲县(今山西河曲县东南),后改隩州。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火山军置,治河曲县(今山西河曲县南旧县)。属河东北路。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河曲县一带地。后改
①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西南。其地发现“龙山文化” 遗址。②即今福建福州市城内东北隅冶山。《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冶山,“宋时曰泉山,亦曰将军山”。《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越王山 “其东南麓,唐
在今山西文水县南。北汉据河东时所置戍守处。《宋史·太祖纪二》: 乾德五年 (967),“北汉鸿唐寨招收指挥使樊晖以寨来降”。即此。在今山西省文水县南。《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北汉
今蒙古国西南部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注入鄂罗克湖之西南戈壁阿尔泰山。《汉书·李广传》 附李陵传:路博德奏言“臣願留(李)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
在今湖南耒阳市东。《方舆纪要》 卷80耒阳县 “耒水” 条下: “ 《志》 云,县东四十里有浔江水,自安仁县界流入,亦流合于耒水。”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梧州置,属广西道。治所在苍梧县 (今广西梧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及苍梧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梧州府。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梧州置,治苍梧县(今广
唐永徽元年 (650) 以突厥车鼻可汗余众葛逻禄之乌德鞬山左厢部落置,属燕然都护府。其地当在今蒙古国杭爱山西部。总章二年 (669) 属安北都护府。后废。唐羁縻州。永徽元年(650年)以突厥歌逻禄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