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郫县

郫县

秦于周慎王五年 (前316) 灭蜀国后在郫邑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郫县北一里。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周��王四年 (前311), 张仪张若建“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兰”。西晋太安二年 (303) 李氏成汉建都于此。南朝宋移治今郫县。唐武德元年 (618)属益州。至德二年 (757) 属成都府。元属成都路。明属成都府。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中部。属成都市。面积436.9平方千米。人口48.3万。辖13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郫筒镇。秦置郫县,属蜀郡。以蜀王杜宇名蒲卑,都于此,或谓以郫江(今柏条河)经县境而名。唐仪凤二年(677年)于今县西北唐昌镇置唐昌县,属彭州。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唐昌为永昌。崇宁元年(1102年)改永昌为崇宁。元郫县属成都路。明、清两县同属成都府。1913年属川西道,1914年属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温江专区,1952年隶四川省温江专区。1958年崇宁县省入郫县。1968年属温江地区,1983年改属成都市。地处成都平原中部。属都江堰自流灌区,柏条、蒲阳、走马、江安四河经整修后成为渠道网主干。农产以稻、小麦、油菜籽、豆类、辣椒为主。为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瘦肉型猪、蜂蜜及中药材川芎著称。特产“郫县豆瓣”,为川菜重要辅料。有化肥、农机、光学仪器、水泥、造纸、工艺美术等业。213国道斜贯县境中部。名胜古迹有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子云亭及杨雄墓等。


猜你喜欢

  • 父母寨

    北宋置,属保定军。在今河北霸州市西南二十四里寨上村。政和三年(1113)改名安谧寨。《清一统志·顺天府四》 “桃花寨”条引《县志》:“(杨)延朗守平戎时,感父业死敌,祭父于此。今称寨上,盖即父母寨也。

  • 酒务泉

    在今河北邯郸县西酒务楼村。《清 一统志·广平府一》: 酒务泉 “在邯郸县西十里。其水冽且甘。俗传赵王常酿酒于此。今其地亦名酒务头”。

  • 南雍州

    北魏置,治所在蔡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西魏末改蔡州。

  • 平洛堡

    清改平虏堡置,属承德县。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平罗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川盛堡”条下:“又平洛堡,在县北四十里。”

  • 罗渠镇

    北宋置,属方城县。在今河南方城县西南。

  • 临机 (機) 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北。开元元年 (713) 改名临高县。

  • 遮浪

    即今广东汕尾市东南遮浪镇。清时设水师把总驻防。集镇名。在广东省汕尾市城区东南端。属遮浪街道办事处。人口3.8万。为原遮浪镇人民政府驻地。因属西北—东南向半岛,为风浪屏障,故名。清时设水师把总驻防。市主

  • 当归山

    在今云南施甸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8施甸长官司:当归山“在司(旧治)西北二十五里,产当归”。

  • 常峪城

    亦作长峪城。明正德十年 (1515) 筑,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十里长峪城村。设守御千户所驻此。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筑,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后废。

  • 林屋洞

    俗呼龙洞。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洞庭西山东,林屋山下。系石灰岩质的天然溶洞。又称林屋洞天。相传大禹治水时曾驻此。唐代洞旁建神景宫,宋改名灵佑观,为道教第九洞天。《吴地记》: “今湖中包山有石穴,其深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