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牛道

金牛道

即石牛道。古代陕西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间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入蜀,经广元市而至剑阁县。《方舆纪要》 卷66四川: “石牛道亦名金牛道。”


即“石牛道”。


猜你喜欢

  • 烛龙州

    ①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析瀚海都督之掘罗勿部置,为回纥羁縻州,属灵州都督府。侨治温池县 (今宁夏盐池县西南惠安堡镇附近)。后废。②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以俱罗勃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在今俄罗

  • 半月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半月礁。1935年命名为半月滩。1947年改为半月暗沙。

  • 河南等路行中书省

    元至元十年 (1273) 置,治所在襄阳县 (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寻废。

  • 富新场

    即今四川绵竹县东北二十里富新镇。民国《绵竹县志》 卷2: 富新场在 “城东二十里”。

  • 蒲圻河

    即今湖北通城、崇阳二县及蒲圻市境之陆河。《方舆纪要》 卷76蒲圻县: 蒲圻河 “发源江西宁州之修水,合通城县之嶲水,北流至崇阳,会桃溪水,折而东,又折而西,过荆港北,径治南,又东北流,复折而西北至陆口

  • 杯山镇

    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南六十里城山乡。南宋绍兴中置巡司于此,属新淦县。寻废。明洪武初复置,设巡司,万历中移建县东之蓝桥。崇祯中复还旧所。《明史·地理志》 作枉山。《方舆纪要》 卷87作柸山。

  • 白玉洞

    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白玉洞“亦曰白玉岩,夷酋聚粮处。洞险恶,西近卧遮龙场”。

  • 伏波村

    在今陕西扶风县西。《清一统志·凤翔府二》:伏波村“在扶风县西十里。后汉马援故居”。

  • 云彪县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改望都县置,属北岳区。治所即今河北望都县。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刘云彪团长而命名。1946年复名望都县。旧县名。北岳抗日根据地设。1943年由晓峰县改置。以纪念抗日烈士、骑兵团长

  • 大王常镇

    即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三十五里王常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枣强县图:东北有王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