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钟 (鍾) 山

钟 (鍾) 山

①即今内蒙古河套北之阴山。《水经·河水注》: “芒干水出塞外,南径钟山,山即阴山,故郎中侯应言于汉曰,阴山东西千余里,单于之苑囿也,自孝武出师攘之于漠北,匈奴失阴山,过之未尝不哭,谓此山也。”

②又名金陵山、蒋山、紫金山。即今江苏南京市区东紫金山。《元和志》 卷25 “石头城” 条记诸葛亮云: “钟山龙盘”,即此。同书 “钟山” 条引 《舆地志》 云: “古金陵山也,邑县之名,皆由此而立。吴大帝蒋子文发神异于此,封之为蒋侯,改山曰蒋山。宋复名钟山。梁武帝于西麓置爱敬寺,江表上已常游于此,为众山之杰。”

③在今浙江开化县城北。《方舆纪要》 卷93开化县: 钟山在 “县治北二里。金溪经其下。一名覆釜山,县之主山也”。

④在今江西分宜县东、新余市西。《寰宇记》卷109袁州宜春县: 钟山 “在州东九十里。裴子野《宋略》 云,永嘉元年,此山因洪水有大钟从山流出,时人得之,送上验铭,云是秦时乐器,因以为名。又按 《安成记》 云,钟山临水阻峻,春夏则湍洑涌沸,喷上白沙如米,两岸石上各九十余里,名曰米沙。以之候岁,若一岸偏饶,则其方丰穰,民以为准”。《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分宜县: 钟山在 “县东十里。山有巨石临江如峡,亦名钟山峡。峡长九十余里,与新喻县接界。峡中之水即宜春江也”。

⑤即伊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兴泰县 “有钟山”。《史记·周本纪》 正义: “伊阙山今名钟山。”

⑥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隋书·地理志》: 钟山县 “有钟山”。《清一统志·汝宁府一》: 钟山 “在信阳州东南十八里。隋以此名县”。

⑦在今湖北襄阳县境。《隋书·地理志》 襄阳郡襄阳县: “有钟山。”

⑧一名三钟山。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后汉书·王常传》: 王莽末 “常等与 (成) 丹、(张) 印收散卒入蒌溪,劫略钟、龙间,众复振”。唐李贤注:“隋州随县东北有三钟山。”

⑨亦名钟留山。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明史·地理志》 连山县: “旧治在县 (今连山东北太保镇旧城村) 西北钟山。” 《清一统志·连山厅》: 钟留山 “在厅西北四十里。其状如钟。旧县治在此”。

⑩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7邓川州: 钟山在 “州 (今邓川镇) 北十五里。《滇纪》 云,唐开元中,邆赕诏酋咩罗皮据大厘,为南诏所攻,率其部据钟山之险以自守,即此山也”。

(11)在今陕西子长县西三十里安定镇东北二里。有著名的钟山石窟。


猜你喜欢

  • 萧家场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萧家镇。清光绪《岳池县志》 卷3: 萧家场 “离城九十里”。清魏源 《圣武记》 卷10: 清嘉庆五年 (1800),清军又败白莲教义军于 “岳池之萧家场”。

  • 留园

    又名刘园。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时名东园。清嘉庆年间归刘氏,名寒碧山庄。又名刘园。清光绪初归武进盛氏,改名留园。园内花木楼台,布置闲雅,集园林之大成,被誉为清江南园林代表作之一。19

  • 浦头山寨

    在今广东信宜县北。《方舆纪要》 卷104信宜县: 浦头山寨 “在县北,瑶寨也。《志》云: 县北境瑶山接广西岑溪县、郁林州界,凡四十一”。

  • 南利城

    在今河南商水县南。《汉书·王子侯表》:宣帝本始元年 (前73),封广陵厉王子刘昌为南利侯。即此。

  • 龙回关

    唐末置,在今湖南长沙县东南四十五里。《新唐书·邓处讷传》:“会刘建锋、马殷兵至,攻澧陵,处讷遣邵州豪桀蒋勋、邓继崇率兵三千断龙回关。”即此。在今湖南省长沙县东。《资治通鉴》:唐乾宁元年(894年),刘

  • 章县

    西汉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东鄣城集。西晋省。古县名。故鄣国,西汉置章县,治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属东平国。西晋省。

  • 万全县

    ①唐至德二年(757)改万安县置,属万全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旧州。乾元元年(758)复改万安县。②唐广德二年(764)改尚安县置,属同昌郡。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一百十里黑河乡(头道城)。乾元元

  • 阿尔泰乌梁海七旗

    清乾隆十九年(1754)设,分左、右二翼。左翼旗四、右翼旗三。属科布多。驻牧地在今新疆阿尔泰县西北库木至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查干果勒以东地区。

  • 凤凰城

    ①明筑,属定辽中卫。即今辽宁凤城市。《明史·地理志》 定辽中卫:“东有凤凰城,在凤凰山东南,成化十七年筑,为朝鲜入贡之道。”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设巡司于此。光绪二年(1876)升为凤凰直隶厅。1

  • 林榆山

    即临渝山。在今河北抚宁县东三十里。《魏书·地形志》: 阳东县有 “林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