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县
南朝时改钱唐县置,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隋开皇十年 (590) 为杭州治,大业初为余杭郡治,唐初复为杭州治。五代吴越时与钱江县同为杭州治。北宋与仁和县同为杭州治。南宋为临安府治。元为杭州路治。明、清为杭州府治。1912年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古旧县名。唐由钱唐县改名,治今浙江杭州市。唐为余杭郡治;五代吴越时,与钱江县同为杭州治所;宋与仁和县同为两浙路及临安府治所;元、明、清时与仁和县同为浙江省会和杭州路、杭州府治所。1912年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南朝时改钱唐县置,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隋开皇十年 (590) 为杭州治,大业初为余杭郡治,唐初复为杭州治。五代吴越时与钱江县同为杭州治。北宋与仁和县同为杭州治。南宋为临安府治。元为杭州路治。明、清为杭州府治。1912年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古旧县名。唐由钱唐县改名,治今浙江杭州市。唐为余杭郡治;五代吴越时,与钱江县同为杭州治所;宋与仁和县同为两浙路及临安府治所;元、明、清时与仁和县同为浙江省会和杭州路、杭州府治所。1912年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清置,属鄱阳县。即今江西波阳县南角山北麓角山前。
即今四川梁平县西北袁驿镇。清光绪《梁山县志》 卷3: 袁坝驿在 “县西九十里”。清彭孙贻《流寇志》 卷4: 崇祯十三年 (1640),过(天星) 关索率义军 “自李子坎东奔达州,屯袁坝驿”。
在今浙江武义县东。《清一统志·金华府一》:讲堂山“在武义县东二十五里,相传梁刘孝标读书处”。
即今山东青岛市西北胶州湾内红岛。清道光《胶州志》总图有“阴岛”。民国《胶澳志》卷2:“阴岛在胶州湾内,岛之东南端距湖岛子约四海里,岛之东北端距女姑口约三海里。北面多盐田,可通陆地,形成半岛。地势平坦,
清雍正八年 (1730) 置,属万州。即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置巡司于此。乾隆三年(1738) 改属陵水县。1935年于此置保亭县。
①在今湖南邵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81宝庆府邵阳县: “洛阳山在府东北五里。澬、邵二水合流其下。有石室,深邃莫测,以汉洛阳侯重得名。”②在今云南安宁市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14安宁州: 洛阳山
亦作罗回洞。北宋置,属邕州都督府。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罗回村。《元史· 文宗纪》:至顺元年 (1330) “广源贼弗道闭覄寇龙州罗回洞”。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北罗回。属邕州。
①北宋置,属千乘县。即今山东广饶县治。金属乐安县,后改名乐安镇。②金置,属厌次县。即今山东惠民县东南七十里清河镇。明置巡司于此。③在今北京市海淀东北十二里。为京北要地。《元史· 顺帝纪》: 至元二十四
在今辽宁凤城市西北,与岫岩满族自治县连界。《清 一统志 · 奉天府一》 “凤凰山” 条下: “帽盔山在凤凰城西南五十里,六道河发源于此。”
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清一统志 ·贵阳府》: 瓮真河 “在贵定县西南小平伐司西。下流入清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