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城县

长城县

①西晋太康三年(282)分乌程县置,属吴兴郡。治所在富陂村(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元和志》卷25长城县:“昔阖闾使弟夫㮣居此,筑城狭而长,因以为名。”东晋咸康元年(335)移治箬溪北(今长兴县东二里)。隋开皇九年(589)省。仁寿二年(602)复置,属湖州。大业初属吴郡,大业十二年(615)徙治夫㮣王故城(今长兴县南古城),大业末于此置长州。唐武德四年(621)改绥州,寻改雉州,武德七年(624)州废,县属湖州,并徙治今长兴县(雉城镇)。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改名长兴县。

②十六国前秦置,属长城郡。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六十里固县。西魏改名三川县。

③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黄石县置,为长城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隋大业初改名百泉县。

④唐武德四年(621)分余干县置,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余江县锦江镇南。八年(625)废。

⑤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濮州。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境。五年(622)省入临濮县。

⑥唐垂拱元年(685)置,属姚州。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南二十八里七街。天宝初更名泸南县。


古县名。(1)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乌程县西乡置,治今浙江省长兴县东南。属吴兴郡。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徙治今长兴县东。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乌程县。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大业十一年(615年)徙治今县城南古城。大业末为长州治。唐武德四年(621年)为绥州治,寻为雉州治。七年雉州废,县移治今长兴县。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避梁太祖父朱诚讳,改名长兴县。(2)十六国前秦苻坚于长城原置,治今陕西省富县西南三川驿。属长城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名三川县。(3)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黄石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为长城郡治。隋大业二年(606年)改为百泉县。


猜你喜欢

  • 安徽省

    清康熙六年(1667)改江南左布政使置,寄治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市)。乾隆二十五年(1760)治所迁安庆府(今安徽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及江苏洪泽湖以西、以南地区。1949年分置皖北、皖南两行署区

  • 乳山县

    1945年改牟海县置,属山东省。治所在夏村(今山东乳山市)。1993年改设乳山市。旧县名。1945年改牟海县置,治今山东省乳山市夏村镇。1993年撤销,改设乳山市。

  • 黄邮水

    古棘水在今河南新野县东一段,称为黄邮水。《后汉书·吴汉传》: 吴汉 “与秦丰战黄邮水上,败之”。《水经·淯水注》: “棘水又南径新野县,历黄邮聚。世祖建武三年,傅俊、岑彭进击秦丰,先拔黄邮者也。谓之黄

  • 边孝村

    在今河南开封市北十五里。《旧唐书·僖宗纪》:光启三年(887)五月,“郓、兖、汴三镇之师大破蔡贼于边孝村”。即此。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唐光启三年(887年),朱全忠以四镇兵,于此攻秦宗权,大破之。

  • 万额山

    在今云南会泽县北。《方舆纪要》卷73东川军民府:万额山在“府治北二里。其形上阔而下锐,如猪首然”。

  • 方城砦

    在今四川开江县北。《清一统志·绥定府一》:方城砦“在新宁县北三十里。四方璧立如城。明正德中,居民避寇于此,得免者数千人”。

  • 张渚镇

    北宋置,属宜兴县。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六十里张渚镇。《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宜兴县:张渚镇“元设茶园提领所二处,以掌茶税。明初改设批验茶引所于此。寻废”。明置张渚巡司。在江苏省宜兴市西南部、鲸溪河两岸。

  • 田州塔

    俗称姚伏塔。在今宁夏平罗县南四十里姚伏镇东二里。因古田州城而得名。西夏始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为七层六角形楼阁式砖塔。通高38米。

  • 罗韶县

    唐置,属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境。后废。

  • 冠山

    ①在今山西平定县西南冠庄脑附近。《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冠山在 “州西南八里。以高冠群山而名”。②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五十里。脉起泰山,突峙于此。《汉书· 五行志》: 元凤三年 (前78),“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