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川
在今青海乐都县西。《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 吐那孤、长门两川,南流入湟水”。清康熙《碾伯所志》:长门川“在所治西,流入湟水”。
在今青海乐都县西。《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 吐那孤、长门两川,南流入湟水”。清康熙《碾伯所志》:长门川“在所治西,流入湟水”。
东晋改武冈县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市西南一里。南朝梁天监元年 (502) 改为武强县。
①在今江苏丹徒市西五州山麓净因寺。《清一统志·镇江府一》: 卓锡泉 “甚深。一曰千人井。井甃万佛,又曰万佛井。流山下汇为溪,澄清不竭,土人名曰夕溪”。②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南南华寺。唐禅宗六祖慧能浣衣卓锡
在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临桂县:“东南有回涛堤,以捍桂水。”《寰宇记》卷162临桂县:“回涛堤在城东南十五步桂江西岸,水自岭南流桂岭,去州二百余里,水势极高,每年三月至五月大水瀑涨
战国魏邑,即今山西武乡县西北故城镇。《水经·浊漳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9),“郑取屯留、尚子、涅”。古邑名。战国魏邑。即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故城镇。《古本竹书纪年》:周显王十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张夏镇。东汉改为山茌侯国。三国魏改为山茌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张夏镇。属泰山郡。东汉改名为茌县。
即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元于此置普舍县。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大理置,即今云南省玉溪市北之北城。《元史·地理志》新兴州普舍县:昔有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次曰普舍,据普札龙城,“后普舍
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东。《寰宇记》卷106洪州南昌县:吉州山“在城西北一百九十里,与松门山相对。其上居民云是秦时移此”。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南境。贞观元年 (627) 废入建初县。
即今湖南衡南县 (衡阳市) 东泉溪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泉溪市 “在清泉县 (今衡阳市) 东三十里,濒耒水”。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铜州。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贞观八年 (634) 属容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北流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西南。属铜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