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閤皂山

閤皂山

在今江西樟树市东南。《寰宇记》 卷109吉州新淦县: 閤皂山 “在县北六十里淦山南一里,为神仙之攸馆”。《舆地纪胜》卷 34 临江军: 閤皂山 “ 《临江志》 云,山形如閤,山色如皂,故以名云。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即汉张道陵、丁令威、葛孝先修炼之地。有道宫,今名崇真。其山有峰曰东峰、 西峰、 西��, 曰凌云潭, 曰投龙塘, 曰九龙泉,曰漱玉池,曰磨剑石,曰双鲤,曰马迹,曰朝斗,曰石门台,曰鸣水,曰着衣,皆张、葛遗迹。有源曰桃花,曰葛憩,曰石臼坛,曰炼丹,曰礼斗,曰上升庵,曰仙人,曰卧云,曰路公,曰郭老,皆群仙遗迹也”。《清一统志·临江府》: 閤皂山 “在清江县东六十里。连亘二百余里,跨乐安、新淦、丰城三县地”。


简称閤山。在江西省中部,跨樟树市、新干县境。东北—西南走向。主峰五脑峰海拔802.7米。山多杉、松、油茶和毛竹林。历史上曾为道教胜地,与江苏句容茅山、江西贵溪龙虎山并称南天师道教三大名山。唐、宋时山上宫观甚盛,今存遗迹。有太极、凌云、玉女等诸峰和九龙洞、漱玉泉、揖仙桥、丹井、崇真观、紫阳书院等名胜古迹,其中建于北宋的鸣水桥跨越山谷溪流,长8.3米。


猜你喜欢

  • 次对山

    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外兴安岭南段。《新唐书·室韦传》:“每溽夏,西保貣勃、次对二山。山多草木鸟兽,然苦飞蚊,则巢居以避。”即“欠对山”。

  • 景东厅

    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景东府置,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辖境约比今云南景东县稍大。1913年废为县。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景东府置,直属云南省。治所、辖境同景东府。19

  • 筠连州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筠州、连州置,属永宁路。治所腾川县 (在今四川筠连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筠连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 降为筠连县。元至元中以唐、宋羁縻筠、连州置,治腾川县(今四川筠连

  • 道林寺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下。有唐欧阳询书道林寺碑。宋圆悟禅师居此。《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引 《府志》: “宋朱、张讲学时,从游者众,建道林精舍以居学者,后归于寺。”

  • 圣朵寨

    在今河南镇平县西北五朵山。《金史·武仙传》:天兴元年(1232)十一月,金将黄掴三合降元,与元兵夹击武仙,“败仙于柳河,仙跳走圣朵寨”。即此。

  • 蚂延河

    又作蚂蜒河、妈言河。即今黑龙江省延寿县东蚂蜒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玛延河 “在阿勒楚喀城东北二百里。源出玛展窝集,北流入混同江”。

  • 大兔场

    即今贵州纳雍县。1932年于此置纳雍县。

  • 腰店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二十里腰店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三月,太平军“后股尚在邓州桑庄、腰店”。

  • 万寿堡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北八里。《方舆纪要》卷41芮城县:万寿堡“《志》云,周显王时,芮民西接于秦,葺此堡以自守,废址犹存”。

  • 江西坡

    即今贵州普安县东三十里江西坡镇。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安南卫,初治此。后移治尾堡(今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