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县
亦作阐县。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西晋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越西县东北。属越嶲郡。西晋时废。南朝宋复置。南齐时又废。
亦作阐县。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西晋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越西县东北。属越嶲郡。西晋时废。南朝宋复置。南齐时又废。
唐建,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境。《新唐书·南诏传》: 贞元十五年 (799),吐蕃以 “一军自诺济城攻巂州”。又同书 《韦皋传》 载: 贞元十七年 (801),韦皋使巂州将“陈孝阳率蛮苴那时等道西泸攻
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北八面山上。《方舆纪要》卷82兴宁县:玛瑙堡“隆庆二年平瑶乱,因置堡于此”。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新兴县: 黄三坑砦 “在县西。瑶巢也。《志》 云,县境诸瑶山,凡数十处,而黄三坑、铁场、石人背等山巢,皆在县西。嘉靖三十七年,督臣王钫以德庆、泷水、阳春、
北魏太和四年(480)置,属修城郡。治所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北周废。见“平乐道”。
一作邵源镇。即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唐初置邵原县。寻废。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河南省济源市西北部。面积330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邵原镇,人口 2900。因系周召公采邑,地处山间盆地,
在今河南新乡县东南。《后汉书·袁绍传》:“绍乃度河,壁延津南。”《寰宇记》卷56新乡县:“延津关,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①远古部落有虞氏或虞氏。其后首领为舜,称虞舜。居于蒲坂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②夏代诸侯国。在今河南虞城县北二十二里李老家乡附近。《左传· 哀公元年》: 伍员曰,夏少康“逃奔有虞”。杜注: “虞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有上党关。在今山西省屯留县。《魏书·地形志》上党郡有上党关,即此。
一名水泉关。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大谷口。张衡《东京赋》云:“大谷通其前。”即此。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置八关以备黄巾,大谷关即其中之一。又称水泉关。东汉中平元年(184年)何进所置八关之一。今河南省
北宋置,属蕲县。即今安徽固镇县。金改为西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