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阜新县

阜新县

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置,属直隶朝阳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鄂尔土板。宣统三年 (1911) 移治水泉 (今辽宁阜新蒙古自治县)。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划归辽宁省。1951年徙治阿金(今辽宁阜新县)。1958年改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古旧县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置。治懿州城(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宣统三年(1911年)迁治阜新镇。属承德府。1957年撤销,改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岑河口市

    即今湖北荆沙市东南(江陵区北)岑河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江陵县东南有岑河口市。

  • 阴江

    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三里河,注入黔江处为武宣县故址(今旧县村)。《明史·地理志》 武宣县:“旧治阴江。宣德六年三月徙于高立。”《清一统志·浔州府》“新江”条:“又阴江、东乡江,源出东乡,皆南流入潭江。”

  • 郑庄渡

    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郑庄乡。《清一统志·泽州府》 “曲堤渡” 条下: 郑庄渡 “在县东五十里”。

  • 英利镇

    即今广东雷州市南英利镇。明万历 《雷州府志》 卷4徐闻县: “英利墟在英利驿城。” 清设英利汛,有把总防守。在广东省雷州市南部。面积250.8平方千米。人口8.1万。镇人民政府驻英利圩,人口1.5万。

  • 焉耆镇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448) 灭焉耆国置,治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魏书·唐和传》: 与万度归讨焉耆,“后同征龟兹,度归令和镇焉耆”。即此。唐代为安西四镇之一,唐末陷于吐蕃。在新疆维

  • 红土山

    ①即布库哩山。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长白山东赤峰。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2:“又正东与长白山相距只六十里者则有红土山。”山西北有布尔湖里池,旁有天女浴池碑。相传此为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氏先世神女浴处。②在

  • 腊 (臘) 壁土司

    清初改腊壁洞蛮夷长官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水田乡 (腊壁司)。雍正十三年 (1735) 废。

  • 寸金淀

    在今河南开封市北。乃黄河泛滥之水汇成。《续资治通鉴》:南宋端平元年(1234)八月,蒙古军“决黄河寸金淀之水”灌宋军,宋军被迫南撤。古湖泊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为黄河泛滥时所汇聚。南宋端平元年(12

  • 唐崖宣抚司

    元末明玉珍改唐崖军民千户所置,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三十五里唐崖司镇。明洪武六年 (1373) 复改长官司。

  • 游顿街

    即今江西临川市南四十里油顿。清同治《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八都有游顿新墟。《中华民国新地图》 作游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