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江苏丹徒市西四十里高资镇。《明史·恭闵帝纪》: 建文四年 (1402) “燕兵渡江,盛庸战于高资港,败绩”。即此。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北通长江。《明史·恭闵帝纪》:建文四年(1402年),“
①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为豫章郡治。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南朝陈移治今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隋改名豫章县。唐宝应元年 (762) 又改名钟陵县,贞元中复名南昌县,为洪州治。治所即今南昌市。五代
在今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建。为罗马式教堂建筑,名圣依纳爵堂。坐西朝东。前有钟楼二座,高达50余米。在进深70米的大堂内有祭台十九座,可容二千五百人。为上海最大的天主堂。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属吐鲁番直隶厅。治所在辟展城 (今新疆鄯善县)。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1920年改属焉耆道,1930年属焉耆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偏北、吐鲁番盆地
①亦作牵头山。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崔鸿《十六国春秋·西秦录》: 乞伏祐鄰“晋太始初,率户五万,迁居高平川。鄰卒,子结权立,迁于牵屯”。即此。②即崆峒山。今宁夏南部、甘肃东南之六盘山。《十六国春秋辑补》
俗称青海王旗。即和硕特西前旗。在今青海乌兰县东。后迁德令哈市东。
唐置,属黎州。在今四川甘洛县西北。乾元二年 (759) 改置大定城。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6长乐县:元祐港“宋元祐中,(县)令袁正规以县境田多洼下,因凿港以道溢水,流通漳港,以入于海,因名”。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 (岩寺镇) 北呈坎村。为罗氏家族祠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棂星门前立大照墙,棂星门内左右各有碑亭。共三进: 第一进为仪门。第二进为大厅,享堂高悬“彝伦攸叙” 四字。第三进为寝殿,是
春秋许邑。在今河南叶县北。《左传》:襄公十六年 (前557),晋 “伐许,次于函氏”。即此。古邑名。春秋许邑。在今河南省叶县北。《左传》襄公十六年(前557年):“伐许,次于函氏。”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