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坦山
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北川河发源处。《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阿尔坦山“在西宁边外东北九十里。山脉东趋北川,抵浩亹水。俗云此山出金,昔有番人于此山开取,故名”。
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北川河发源处。《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阿尔坦山“在西宁边外东北九十里。山脉东趋北川,抵浩亹水。俗云此山出金,昔有番人于此山开取,故名”。
在今福建金门县东。元置巡检司于此。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在此设盐课司。
即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清道光 《荣成县志》 卷2: 埠柳村集在 “城西南二十五里”。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王屋山东南。唐枢《游王屋山录》称:“有清虚宫远在东偏,是为小有洞天。”
在今陕西铜川市西北玉华村凤凰谷。《元和志》卷3宜君县:玉华宫“贞观二十年奉敕营造。其地本县人秦小龙宅,太宗云:‘小龙出,大龙入’。当时以为青凉胜于九成宫。永徽二年, 有诏废宫为寺,便以玉华为名。寺内有
在今浙江江山市南清湖镇。《方舆纪要》卷93江山县: 清湖渡在 “县南十五里。官置浮梁以济行旅”。
元置,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修文县东北札佐镇。明崇祯五年(1372) 改置札佐长官司。
亦作葵马、奎密。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波卡洛夫卡附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葵马河口有 “葵马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混
即龙山。在今辽宁朝阳市东。赵万里辑校 《元一统志》 卷2: 和龙山 “在兴中州东,南北长六十里,东西广三十里。一峰特耸,号曰天柱孤峰”。
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南右翼后旗: “牧地在青海东岸。东至贺尔,南至恰沙图,西至哈拉素布鲁汉,北至库库诺尔。”
亦作河湟郡。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黄河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北径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 会贞按: “湟、黄二字通用,或以此黄河为湟河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