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真川
在今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员会境。《方舆纪要》卷64罕东卫:阿真川“在卫西南。明初,蓝玉讨叛部哈昝等,深入至阿真川是也”。
在今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员会境。《方舆纪要》卷64罕东卫:阿真川“在卫西南。明初,蓝玉讨叛部哈昝等,深入至阿真川是也”。
即厹由。春秋国名。在今山西盂县东北。《韩非子·说林下》:“知伯将伐仇由,而道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即此。春秋战国时国名。即今山西省盂县。《韩非子·说林下》:“知伯将伐仇由,而道难不通”,即此。
在今山东临清市。《方舆纪要》 卷34临清州: 清源水马驿 “在州城西南隅”。
一作留候镇。即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张良镇。明正统《汝州志》卷1:鲁山县有“张良店”。嘉靖《鲁山县志》卷1:留侯镇“在县东南三十里。俗传昔张良为汉领兵于此,故店以张良名。知县姚卿以直斥先贤名,改为留侯镇”。
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锦川县东海岸。《明史·张辅传》: 永乐五年 (1407),辅征安南,“五月至奇罗海口,获 (黎) 季犛及其子苍,并伪太子诸王将相大臣等,槛送京师”。
亦作野客山。在今四川荣县、自贡市南。《元和志》 卷33公井县: “野客山,在县南六十里。”《寰宇记》 卷85公井县: 野容山 “从当县界至嘉州犍为县界,东西长三百余里,南北七十里。唯此山大在邑界”。
宋大理置,属景昽。治所在今泰国北部昌盛。元改蒙庆宣慰司。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二里。《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龙盖山“在县东二里。县之主山也。与繍林,马鞍为三峰,俱错列江滨。《水经注》:‘大江右有龙穴水口’。今龙盖山上有石湫,号龙穴水,下流入江。相传唐李卫公征萧
或作莫浪塘。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莫郎。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元江西南有莫浪坡。
在今江西赣县北。《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黄唐山 “在县北一百六十三里。《舆地志》 云,山右行六里有石室,口方八尺,如数十间屋,上通天窗,下有方榻,二石人巾栉而坐。旁有小石室七所相通,悉有石人。
明洪武初置,属平越卫。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西北二十里杨义司。后属平越府。清以后废。明初置,治今贵州省福泉市西。属平越卫。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