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山
即坡山。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隅。《清一统志·广州府》:陂山“在南海县城内西南隅。高三四丈,其阳有穗石洞。相传五羊仙人持谷穗至此化为石, 因名”。
即坡山。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隅。《清一统志·广州府》:陂山“在南海县城内西南隅。高三四丈,其阳有穗石洞。相传五羊仙人持谷穗至此化为石, 因名”。
即今湖南耒阳市北肥田乡。《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竹塔市” 条下: “肥田市,在 (耒阳) 县北四十里。”
1932年析安徽霍山、六安、霍邱和河南固始、商城等县边境地区置,初属河南省。治所在金家寨(今安徽金寨县南)。1933年改属安徽省。1947年改为金寨县。旧县名。1932年由安徽省霍邱、霍山、六安及河南
清雍正五年 (1727) 于回回墓筑,在今甘肃玉门市东。《清一统志·安西州》: 惠回堡 “在玉门县城东九十里。……设千总驻防”。
即今山西昔阳县东静阳。《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乾德四年 (966),“安国节度使罗彦瓌言与西上阁门副使田钦祚大破北汉军于静阳寨”,即此。即今山西省昔阳县东静阳。《续资治通鉴》:北宋乾德四年(966年
即今越南北部河北省之陆岸县。《清史稿·越南》:光绪十年(1884)八月,“提督苏元春与法军战于陆岸县,败之”。
①即今福建龙岩市西南龙门镇。民国《龙岩县志》卷6墟镇:龙门墟“在县西十里……商贾辐辏,为各墟冠”。②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七十里。清雍正九年(1731)置巡司于此。③即今广西浦北县西南龙门镇。清同治《广东
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一百六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0: 塔尔齐山 “其上多铁。有水焉,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
明永乐三年(1405)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吉林汪清县嘎呀河以东地区。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今吉林省嘎呀河以东地区。属奴儿干都司。永乐后期,西迁至鸭绿江北,以后渐成建州一部。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南宁路置,后属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西卷: 南宁府取 “粤南永宁之义”。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为中心,东至今横县,西北至平果
在今广东珠海市西南三灶岛之西。《方舆纪要》 卷101香山县 “井澳” 条内: “ 《志》 云,县有浪白澳,为海道戍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