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隆州

隆州

①亦作崇州。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梁北巴州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寰宇记》 卷86阆州: 隆州 “取其连冈,地势高隆为郡名。后魏 《典略》 云: 此州故有隆城坚险,因置隆州”。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南部、南充、苍溪、蓬安等市县地。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巴西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隆州,四年 (621) 辖境南部缩小,先天二年 (713) 改为阆州。

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隆平县 (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六年 (623) 改为南隆州,贞观元年 (627) 废。

③五代北汉置,治所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后废。

④北宋政和四年 (1114) 置,治所在兴隆县(今广西东兰县南)。宣和三年 (1121) 废为威远砦。

⑤南宋隆兴元年 (1163) 改仙井监置,治所在仁寿县 (今四川仁寿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二县及双流县东南地。元至元二十年 (1283)废。

⑥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改济州置,属会宁府。治所在利涉县 (今吉林农安县)。《金史·地理志上》 隆州: “大定二十九年,嫌与山东路济州同,更今名。” 辖境约当今吉林农安、德惠、双阳等县及长春市地。贞祐初升为隆安府。

⑦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隆州千户置,属建昌路。治所在大隆城 (今四川德昌县西北。一说在今会理县北境)。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属建昌府。后废。


(1)西魏废帝时改南梁州置,治阆中县(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阆中市。隋大业初改巴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隆州。先天二年(713年)改阆州。(2)五代北汉置,治今山西省祁县东南。属太原府。后废。(3)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兴隆县(今广西东兰县南)。宣和三年(1121年)废。(4)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改仙井监置,治仁寿县(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仁寿、井研等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5)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济州置,治利涉县(今吉林农安县)。贞祐初升为隆安府。(6)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治今四川省德昌县西北。属建昌路。后废。


猜你喜欢

  • 洪郎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地。吐蕃废。

  • 过步

    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北二十里过埠镇。明正德十四年(1519)置巡司于此。

  • 九洲江

    古名南廉水。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九洲江在“县东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南流入县境,至县南,有双水流合焉。又南注于海。其江至冬水浅沙露,分为九洲,因名”。

  • 苌道城

    即常道城。在今河北廊坊市旧州乡西北五里北常道村。《魏书·地形志》 安次县:“有苌道城。”即“常道乡”。

  • 子村

    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谷米乡子坝, 与云南隔江毗连。民国初将黄螂分知事移驻于此。后改设县佐。

  • 八门城

    在今山西汾阳县东北十七里罗城村。《元和志》卷13西河县:“八门城在县北十五里。刘元海遣将乔嵩攻西河,筑营自固,营有八门,因名。”

  • 五亩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二十二里。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清初设掌寨。

  • 孙黄驿

    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8公安县:孙黄驿在“县西南六十里。《舆程考》自两京至云、贵,陆路至此而合”。

  • 牛尔河卡伦

    清光绪十年(188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北激流河口西牛尔河村。

  • 泰山郡

    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因境内泰山得名。后移治奉高县 (今泰安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长清、莱芜以南,肥城以东,宁阳、平邑以北,沂源、蒙阴以西地区。东汉以后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