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萝藦亭、萝摩亭。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北。《元和志》 卷13太谷县: “萝藦亭,俗名落漠城,在县西北十九里。”
①在今河北易县东北二十里。《清一统志·易州一》:马跑泉,“相传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马跑得泉,故名”。②在今河北涞源县南七十里。《清一统志·易州》:马跑泉,“俗传宋杨延昭屯兵于此,马跑得泉,今此山大石
即今四川资中县东南莲池铺。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89资州: 莲池铺 “在州东二十里”。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 散花洲 “在大冶县大江中流之南。世传周瑜败曹操于赤壁,吴王迎之,至此酾酒散花以劳军士,故谓之吴王散花洲”。《方舆纪要》 卷76大冶县: 散花洲 “在西塞
即今安徽长丰县西四十里朱集乡。村南李三孤堆战国楚王墓曾出土大量珍贵文物。集镇名。在安徽省长丰县西、瓦埠湖东侧。属杨公镇。人口 4000。以朱姓聚居得名。产棉花、油菜籽、小麦。为县西北较大的农贸集市。有
又名七里河。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25镇江府丹阳县: 珥渎河 “在县东南七里,与漕渠相接。河口有七里桥,南流入金坛县界”。
①原为桐川流经安徽郎溪县治及其左右区段名。《方舆纪要》 卷29建平县: “郎溪在县治南,郎步镇以此名,下流合于桐川。” 今桐水与无量溪自广德流入县境,在合溪口合流后,西北流入南漪湖,统称郎溪。一名郎川
从滨黑线的绥化车站 (今黑龙江绥化市)至神树 (今铁力市东)。长 135.8公里。日伪于1937—1938年修筑。1941年修至佳木斯,称为绥佳线。
在今安徽宿州市南。《宋史·陈希亮传》:“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尝坏舟,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
①在今安徽岳西县北二里。《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天堂山在“县西北百四十里。四壁高峻,中敞如堂,平广可置万骑,昔尝屯兵于此”。②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北百里之天堂山。明嘉靖《建宁县志》卷3《山川》建安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