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羊峡
一作灵羊峡、羚羊峡。又名高要峡、高峡山。在今广东肇庆、高要二市东北羚羊山与烂柯山之间西江中。《寰宇记》 卷159端州高要县: 高要峡,“《南越志》 云: 郡东有零羊峡,一曰高要峡。山高百丈,江广一里,华翠之树,四时葱蒨”。《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 高峡山 “相传山有灵羊,每出鸣,风雨随至。亦名灵羊峡”。
即“羚羊峡”。
一作灵羊峡、羚羊峡。又名高要峡、高峡山。在今广东肇庆、高要二市东北羚羊山与烂柯山之间西江中。《寰宇记》 卷159端州高要县: 高要峡,“《南越志》 云: 郡东有零羊峡,一曰高要峡。山高百丈,江广一里,华翠之树,四时葱蒨”。《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 高峡山 “相传山有灵羊,每出鸣,风雨随至。亦名灵羊峡”。
即“羚羊峡”。
即清凉城。在今河北清苑县东南清凉城村。《汉书·王子侯表》: 元朔二年 (前127),封中山靖王子朝平为将梁侯。《水经· 滱水注》: 堀沟“上承清梁陂,又北径清凉城东,即将梁也”。
即今浙江杭州市东北笕桥镇。清翟灏 《艮山杂志》 卷2: “茧桥一作笕桥,在城东北十里。” 光绪 《杭州府志》 卷81: “乡之男妇,皆治棉布,多出笕桥。”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东北部。面积18平方千米。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北鄚州镇东北三里。东汉属河间国。三国魏黄初元年 (220) 封张郃为鄚侯,即此。北魏孝昌三年(527) 移治今任丘市东北二十里南陵城,属河间郡。北周宣政元年 (578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改抚水羁縻州置,属宜州。治所在归仁县(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元废。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以抚水州改名,治归仁县(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小环江西岸中
即今福建清流县东南铁石。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98清流县: 铁石镇在 “县东南九十里。正统六年,议者以梦溪里山势险阻,草寇不时出没,奏置巡司于铁石山下,以为警备”。
即今浙江泰顺县治罗阳镇。《明史· 地理志》 温州府泰顺县: “景泰三年以瑞安罗洋镇置。”
金置,属泾州。即今甘肃灵台县东南五十里邵寨乡。
即方山。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宋《景定建康志》卷17“方山”条引《丹阳记》载:“形如方印,故曰方山,亦名天印山。”见“方山(2)”。
隋唐以来别称今江苏仪征、扬州市一带长江为扬子江。因扬子津及扬子县而得名。隋柳顾言有《奉和晚日扬子江应教诗》。《寰宇记》卷89润州丹徒县:“金山泽心寺在城东南扬子江。”明清时坊间刊印的路程备览之类的书籍
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河。《方舆纪要》卷70兴文县:水车河在“县北十里。源出三都乡,流经泸州江安县入大江。居人以竹为轮,高二三丈,斜列以筒,汲水而上,可溉田畴。号曰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