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零陵县

零陵县

①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属零陵郡。南朝宋属零陵国。南齐复属零陵郡。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

②南齐改迁陵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梁复名迁陵县。

③隋开皇中置,属崇州。治所在今湖南慈利县东。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慈利县。

④隋开皇九年 (589) 改泉陵县置,为永州治。治所即今湖南永州市。大业初为零陵郡治。唐复为永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零陵郡治,乾元元年(758) 复为永州治。元为永州路治。明洪武元年(1368) 为永州府治。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79年析置永州镇。1982年改设永州市。1984年撤销零陵县,部分地区并入永州市。


(1)古县名。(1)秦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南。属长沙郡。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至六朝属零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湘源县。(2)南朝齐改迁陵县置,治今湖南省保靖县西南迁陵镇。属武陵郡。陈复改名迁陵县。(3)隋开皇中以零阳县改名,治今湖南省慈利县东白公城。属澧州。十八年改名慈利县。(2)古旧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泉陵县置,治今湖南省永州市。为永州治。大业初为零陵郡治。唐、宋为永州治。元为永州路治。明、清为永州府治。1912年撤县留府。1913年裁府复置零陵县。1982年析县城区设永州市。1984年撤县并入永州市,现为永州市芝山区。


猜你喜欢

  • 高里山

    又名高禅山。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三里。《汉书·武帝纪》: 太初元年 (前104), “䄠高里”。注: “伏俨曰: 山名。在泰山下。”古山名。又称亭禅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南。西汉太初元年(

  • 偃城

    在今湖北襄樊市北。《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遣晃助曹仁讨关羽,“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即此。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北。《三国志·徐晃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婆国伽蓝洲

    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之尼科巴群岛。《新唐书·地理志》 附 “广州通海夷道”: “ (婆露国) 又六日行,至婆国伽蓝洲。”

  • 四柏亭

    在今江苏扬州市文庙西南。《明一统志》卷12扬州府:四柏亭,“宋元丰中,邹浩为教授,著《四柏赋》以见志。后彭方为文学掾,植四柏于学宫之南, 因以名亭”。

  • 紫金山

    ①在今河北深州市北。《方舆纪要》卷14深州: 紫金山在 “州北五十里,捍水堤故址也。岁久颓坏,惟存二阜,巉然屹立,俗呼为紫金山”。②在今山西侯马市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41曲沃县: 紫金山 “在

  • 柳谷水

    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元和志》 卷40柔远县: 柳谷水 “有东西二源,出县东北天山,南流十五里合”。《寰宇记》 卷153柔远县: 柳谷水 “南流入莫贺延碛”。

  • 傥城郡

    西魏废帝元年 (552) 改晋昌郡置,治所在龙亭县 (今陕西洋县东十八里)。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境。隋开皇三年 (583) 废。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晋昌郡置,治龙亭县(今陕西洋县东龙亭镇)。辖境约

  • 齐城镇

    金置,属高唐县。在今山东高唐县东。

  • 蛤?城

    在今山东惠民县南。 《旧唐书·李师古传》: “棣州之盐池与蛤��岁出盐数十万斛……而蛤��为纳所据, 因城而戍之, 以专盐利。”

  • 高塘县

    ①北周废高塘郡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半塔镇。隋开皇初废。②隋开皇三年 (583) 改高塘郡置,属熙州。治所即今安徽宿松县。十八年 (598) 改为宿松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安徽省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