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塘岭
①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北与甘肃文县分界之摩天岭。《清一统志 ·龙安府》: 清川故城 “北通青塘岭达阶、文,秦蜀襟要也”。历为甘入蜀要道之一。三国魏邓艾灭蜀大军经此。《宋史·高定子传》: 元兵下兴元,小校张钺溃入文州杀守臣,“定子乃部分诸军扼青塘岭,钺就擒”。即此。
②在今甘肃文县东南二百八十里。《资治通鉴》三国魏景元四年 (263) 胡三省注: “自文州青塘岭至龙州百五十里,自北而南者,右肩不得易所负,谓之左担路,亦 (邓) 艾伐蜀路也。”
①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北与甘肃文县分界之摩天岭。《清一统志 ·龙安府》: 清川故城 “北通青塘岭达阶、文,秦蜀襟要也”。历为甘入蜀要道之一。三国魏邓艾灭蜀大军经此。《宋史·高定子传》: 元兵下兴元,小校张钺溃入文州杀守臣,“定子乃部分诸军扼青塘岭,钺就擒”。即此。
②在今甘肃文县东南二百八十里。《资治通鉴》三国魏景元四年 (263) 胡三省注: “自文州青塘岭至龙州百五十里,自北而南者,右肩不得易所负,谓之左担路,亦 (邓) 艾伐蜀路也。”
在今河南灵宝市城内。《新唐书·地理志》 灵宝县: “有桃源宫,武德元年置。”
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二十里玉女山下。《寰宇记》卷76阳安县:“石乳城水在县北二十一里玉女灵山,东北有泉,西北两岸各有悬崖,腹有石乳房一十七眼,状如人乳流下, 土人呼为玉华池。”
在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东南贾葛村。《方舆纪要》卷15广平府永年县: 贾葛潭 “在府 (今永年县东南城关镇) 西二十里,受邯郸西山之水,下通滏水”。
一作佛阿喇城,又称费阿拉。即老城。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建。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三十里老城南八里。《清一统志·兴京》:老城“在城南八里。周一十里六十步,门四。城内西有小城,周二里一百二
即今吉林、辽宁两省境之招苏台河。明《全辽志》:大创忽儿河“在(开原)城西北一百里。源出分水岭,西流入辽海”。
在今云南文山县境。明土司龙祚筑。《清一统志·开化府》 引 《府志》: “其地山高箐密,人迹罕至,天阴时常闻人马鼓乐声。”
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崇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红桃岭在“县东南六十里,与南康县接界。旧为险要”。《清一统志·南安府》:红桃岭“在南康县西北八十里,接崇义县界。有水入江”。
即今四川成都市府河及其下游岷江。《晋书·毛璩传》:“初,璩闻(桓)振陷江陵,率众赴难,使(毛)瑾、(毛)瑗顺外江而下。”《宋书·刘钟传》:“随朱龄石伐蜀,为前锋,由外水至于彭模,去成都二百里。”皆此。
即黉山支线。自山东淄川 (今淄博市西南) 至黉山 (今洪山)。
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南美欄。清置把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