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州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二里静州村。《方舆纪要》 卷67静州长官司: “正德间,与岳蓬为乱,攻茂城,断水道,城中大困,既而克平之。所辖法虎、桃沟等八寨。州南北定门至关子堡,皆属其戍守。” 清康熙五年(1666) 归附,仍授原职。
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治今四川省茂县东北。属成都府。清废。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二里静州村。《方舆纪要》 卷67静州长官司: “正德间,与岳蓬为乱,攻茂城,断水道,城中大困,既而克平之。所辖法虎、桃沟等八寨。州南北定门至关子堡,皆属其戍守。” 清康熙五年(1666) 归附,仍授原职。
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治今四川省茂县东北。属成都府。清废。
①又名砻丛山、 笼丛山。 简称丛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寰宇记》 卷104绩溪县: 砻丛山“在县北二十九里。其山四合交凑,中有大路,向宣州宁国县,路又二郡分界焉”。《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笼
在今甘肃镇原县东。《新唐书·刘昌传》:贞元七年 (791),泾原节度使刘昌 “又西筑保定,捍青石岭,凡七城二堡,旬日就”。即此。
在今广东台山市南海中上川岛,其西为下川岛。《寰宇记》卷157广州新会县:上川洲、下川洲“在县南二百六十里大海中,其洲带山湾浦极广,出煎香,有盐田,土煎盐为业”。《明一统志》卷79广州府谓:“上川石山而
即魏襄王冢。在今河南卫辉市西二十里。《晋书·束晢传》:“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世号汲冢书。《穆天子传》藉此流传下来。《竹书纪年》同时出土,后又散失。据《清
即虢亭。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三十里南城村。《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九年(495)五月,“皇太子朝于平桃城”。即此。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古荥东南。《资治通鉴》: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年),魏主至滑台,“太子出
又称聚宝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南,聚宝门外。《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建业南有长陵,名曰石子冈, 葬者依焉。”宋《景定建康志》卷17“石子冈”条引《图经》云:“俗说此冈多细花石,故名石子冈。”《陈书·
亦名多伦诺尔、七星潭。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共有七小湖,蒙古语“七”为“多伦”,“湖”为“诺尔”,故名。清魏源《圣武记》卷3:清康熙三十年(1691)“驾出塞于独石口外多伦泊,受喀尔喀各汗台
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6霍山县:三回山“一名三曲山。中有小港,达县治,水随山势萦回三湾,因名”。
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宋史·河渠志二》:元丰三年(1080),“澶州孙村、陈埽及大吴、小吴埽决,诏外监丞司速修闭”。即此。
南朝梁置,为鄀州治。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洲区(故江陵县)东南。北周属监利郡。隋大业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