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厂镇

马厂镇

即今江苏沭阳县东南四十六里马厂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沭阳县东南有“马厂”。


(1)在河北省青县北部。面积141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姚庄,人口1880。明永乐二年(1404年)姚姓建村,故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9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有制砖、五金、针织、橡胶等厂。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104国道经此。(2)在山西省长治市郊区西北部。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6.4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厂村,人口3.8万。1949年为潞城县第五区。1954年为马厂乡,1958年为马厂公社。1976年属长治市郊区。1984年复乡,2000年置镇。建材业、永磁材料业、水暖器材业发达。太焦、邯长铁路及榆长公路经此。有神农庙、崇教寺等古建筑。(3)在江苏省沭阳县东南部,北临柴南河。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厂,人口 6300。传元为牧马场,故称马场,后书作马厂。1949年为马厂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复置镇。产稻、小麦、玉米、棉花等。有五金、印刷、服装、柴油机等厂。沭涟公路经此。(4)在安徽省全椒县中西部、马厂河东岸。面积89.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厂,人口1.7万。因处龙山与虎山两山之间的道口,得名破山口,为牧马场地,改今名。1958年成立马厂公社,1983年改设马厂乡,1985年撤乡置镇。1992年黄庵乡并入。主产稻、小麦、玉米等。有轮窑、农机修配、食品加工等厂。产滁菊、桔梗等药材。有铜、金、大理石等矿。为县西北山区农林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南通二郎口接合宁公路。(5)在河南省太康县东南部、涡河南岸。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7.5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厂,人口3210。原称白秋集,明代称驿马场,后演为马厂。1956年设马厂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特产“马厂鸭蛋”。黄牛饲养、制作鞭炮、家庭编织等业较盛。有锅炉、塑料制品、农机修配、制砖、印刷等厂。公路接311国道。


猜你喜欢

  • 真武洞

    即今陕西安塞县治。1942年安塞县迁治于此。

  • 鼎山

    ①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丁山。清 《宜兴荆谿县志》 卷1: 鼎山 “取三峰鼎立之义。其下有市,陶人多聚焉。俗称丁山”。②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龙溪县: 鼎山 “在府东北二十五里。山

  • 杨家桥

    在今江苏吴江市平望镇北。《方舆纪要》卷24吴江县:平望镇,“《志》云,镇北有杨家桥。明初,常遇春败张士诚兵于此。嘉靖三十四年,官兵亦败倭于此”。

  • 思禀管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那良镇一带。《宋史·交阯传》: 皇祐四年 (1052) “寇钦州思禀管”。又作澌凛峒。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西南北仑河北侧,近那良。宋时于此设立澌凛峒长官。北宋嘉祐四年(105

  • 东区县

    ①唐武德五年(622)置,属南恭州。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陈塘镇沙灵。后属蒙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②唐置,为羁縻紆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岸。北宋庆历时废。古县名。(1)唐武德

  • 罗裒龙

    即今云南宜良县。《元史·地理志》 宜良县: “蛮酋罗氏于此立城居之,名曰罗裒龙,乃今县也。”

  • 庄晏村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二十二里庄晏乡。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里社:文章里有庄晏。

  • 汉阴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汉阴山“在汉阳县西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6汉阳府汉阳县“汉南山”条下:汉阴山“在府西四十五里汉水北。一名马鞍山”。

  • 萨州

    亦作薛州。唐仪凤二年 (677) 置,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下罗苗族乡 (老堡场)。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西南地。先天二年 (713) 降为羁縻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黄池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

  • 览州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置,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北八十九里琅井。辖境约当今云南禄丰县西隅及楚雄市、牟定县的大部地。天宝后废。唐初置,治今云南省牟定县东琅井。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牟定县。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