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口驿
唐置,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骆谷口。元稹有 《骆口驿诗》。
唐置,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骆谷口。元稹有 《骆口驿诗》。
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九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边防记》:“《志》又曰:卫北三舍有龙潭,四序渊澄,其深莫测,谓之小分水岭。”《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大分水岭”条下:“小分水岭在卫北九十里。其
在今陕西旬邑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邠州》:陇川堡“四面壁立,溪涧环流。隋大业时,三水县尝治此”。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本名楼兰。昭帝元凤四年 (前77) 改名鄯善,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扞泥城 (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北周时为吐谷浑所灭。西域古国名。本楼兰国,西汉元凤四年(前77年)改名。都
又名野林庄。即今河北景县南二十四里野林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景州图: 南有野里庄。
即今湖南桂东县南二十里寨前乡。南宋嘉定四年(1211)于此置桂东县。
亦名赤壁山。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金口镇南。《方舆纪要》卷76江夏县:赤壁山在“城东(按,应为西)南九十里。一作赤圻,亦曰赤矶。俗以为周瑜破曹操处,误也”。
在今浙江海盐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唐湾 “宋嘉熙中增置水军寨,澉浦、唐湾并为要地。或云: 海塘自东北折而西南,即塘湾也,讹塘为唐耳”。明嘉靖三十五年指挥使徐行健御倭贼于唐湾,败没。
元上罗计长官司、明上罗计堡。即今四川珙县南上罗镇。清乾隆《珙县志》卷1:上罗乡“南及西南,有上罗计旧场”。
旧在今湖北黄州市郡仪门外西南隅。宋陆游 《入蜀记》: 栖霞楼 “本太守闾邱孝终公显所作。苏公 《乐府》 云,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正谓此楼也。下临大江,烟树微茫,远山数点,亦佳处也。楼颇华洁。
一作沙城堡。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沙埕镇。三面俱海,为征榷要冲,商民辐辏。《明通鉴》附编:清顺治六年(1649)春正月,“(明)鲁王次福宁之沙埕”,即此。又作沙城堡。即今福建省福鼎市东南沙埕镇。三面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