骜山口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 南朝梁、陈间移耒阳县治此。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 南朝梁、陈间移耒阳县治此。
即今江苏盐城市西南秦南镇。清乾隆《淮安府志》 卷5盐城县: 秦南仓在 “县西南五十里”。
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北四十四里裴城。《方舆纪要》 卷47郾城县: “ 《志》 云,县西五十里有裴城,裴度伐蔡时所筑。”在河南省郾城县西北部。面积79.7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裴城,人口460
本名姜家疃。即今山东莱阳市南姜疃镇。民国 《莱阳县志》 乡镇图: 县南有姜疃镇。
即今浙江余姚市南三十四里梁弄镇。《清史稿·地理志》: 余姚县有梁衕汛。1948年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四明县。
一作淯阳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六十里。西晋属南阳国。东晋为淯阳郡治,后仍属南阳郡。孝武帝避简文帝讳,改为云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白河西岸。属南阳郡。三国时又作淯
北宋置,属溧水县。即今江苏溧水县南四十五里孔镇乡。
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北孙吉镇。《清一统志·蒲州府》:孙吉镇“在荣河县东南二十里”。在山西省临猗县西北部。面积126.3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孙吉,人口 5000。原名吉镇,后因洪洞大槐树下迁
亦作多刚县。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宋后废。
①即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朝阳镇。清宣统二年 (1910) 置舒兰县于此。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舒兰县,土名朝阳川。”②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朝阳川镇。《清史稿·地理志》 延吉府: “布尔哈通河……径铜佛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置,治所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二省和上海市以及江西婺源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置中书省。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置,治应天府(今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