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州

高州

①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高凉郡高凉县(今广东阳江市西)。辖境相当今广东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隋大业二年 (606) 改为高凉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二十三年 (649) 移治良德县(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天宝元年 (742) 改为高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高州。大历十一年 (776) 徙治电白县 (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旧城村)。辖境缩小,仅为今高州市、电白县部分地。北宋景德元年(1004) 废,三年 (1006) 复置。元至元十七年(1280) 改为高州路。

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巴山县 (今江西乐安县东北公溪镇)。领巴山、临川、安成、豫宁四郡地。辖境当今江西南城、崇仁、安福一带。陈天嘉四年 (563)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望江县 (今安徽望江县)。寻改为智州。

④唐久视初置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镇舟镇 (正州场)。北宋属泸州。熙宁以后废入长宁军。元至元十七年 (1280) 复置,移治怀远砦 (今四川高县北)。明洪武五年 (1372) 改为高县。正德十三年 (1518) 复置,移治中坝 (今高县)。清顺治初改为高县。

⑤唐渤海国置,属鄚颉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宾县一带。辽废。

⑥北宋开宝六年 (973) 改珍州羁縻州置,属辰州。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后改为西高州。

⑦辽开泰 (1012—1020) 中以高丽俘户置,属中京大定府。治所在三韩县 (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哈拉木头村西土城子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地。金皇统三年 (1143) 废。承安三年(1198) 复置,属北京路。泰和四年 (1204) 又废。元复置,属大宁路。治所仍在今赤峰市东北。明初废。

⑧元至元十七年 (1280) 置,属叙州路。治所在今四川高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高县地。明洪武五年(1372) 降为高县,正德十三年 (1518) 升为高州,属叙州府。清顺治初降为高县。


(1)南朝梁太平元年(556年)置,治巴山县(今江西崇仁县西南)。陈天嘉四年(563年)废。(2)南朝梁置,治高凉县(今广东阳江市西)。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隋初改为高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复置,贞观时移治良德县(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大历中又移电白(今高州市东北),辖境缩小,相当今茂名、高州、电白等县地。元升为路。(3)唐开元以后置,治今四川省高县南,为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复置,治今四川省高县北。属叙州路。明洪武初移治今高县,洪武五年(1372年)降为县,属叙州府。正德十三年(1518年)复升为州,清顺治初又改县。(4)渤海国置,治今黑龙江省宾县境,属鄚颉府。辽废。(5)辽开泰中置,治三韩县(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辖境约今赤峰市东部。金皇统三年(1143年)省,承安三年(1198年)复置,泰和四年(1204年)又废。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改置兴胜府,十一年仍改为高州。明初废。


猜你喜欢

  • 甬桥

    又作埇桥。在今安徽宿州市南汴河上。唐时控扼汴运,为运道之咽喉。《资治通鉴》:唐建中二年(781),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遣兵扼宿州甬桥、涡口, ……江淮进奉船千余艘, 泊涡口不敢进”。元和四年(809),

  • 通甸汛

    即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北六十里通甸乡。清有把总外委驻防。

  • 扬子江

    隋唐以来别称今江苏仪征、扬州市一带长江为扬子江。因扬子津及扬子县而得名。隋柳顾言有《奉和晚日扬子江应教诗》。《寰宇记》卷89润州丹徒县:“金山泽心寺在城东南扬子江。”明清时坊间刊印的路程备览之类的书籍

  • 夫宁县

    东晋义熙中置,属永平郡。治所在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北流江东岸。南齐为永平郡治。梁又为石州治。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永平县。古县名。东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东。属永平郡。南朝齐、梁、陈为永平郡

  • 昌涧水

    即昌谷。今河南洛宁县东北、宜阳县西之连昌河。《水经·洛水注》: “又东有昌涧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阳山,……南注于洛。”

  • 阿剌忽马乞

    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西部。《元史·特薛禅传》:太祖谕按陈弟册曰:“阿剌忽马乞迤东,蒜吉纳秃山、木儿速拓、哈海斡连直至阿只儿哈温都、哈老哥鲁等地,汝则居之。”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西伊和吉仁高勒

  • 下坪村

    在今福建平和县西长乐乡下坪村。1928年3月,平和县数千名工农群众和农民自卫军在朱积垒率领下在此举行暴动,然后向县城进发,并一举攻入城内。当时暴动指挥所在地——下坪村书斋现已辟为平和暴动纪念馆。

  • 三里浅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三十四里,北运河东沿岸北蔡乡三里浅村。清雍正年间设把总驻防。

  • 京东东路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分京东路东部置,治所在青州 (今山东青州市)。辖今山东省泰山以北、沂水流域以东地区。金改置山东东路。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析京东路东部置,治青州(今山东青州市)。元丰元

  • 隐蒙山

    在今四川洪雅县南青衣江南岸。《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隐蒙山 “在洪雅县南。晋处士庞居正字隐蒙隐此”。山下为隐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