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昌国

高昌国

①北魏太平真君中,沮渠无讳率北凉余众逐高昌太守阚爽,据有其地,自立为凉王,都城在高昌城(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为高昌地区建国之始。和平元年(460),蠕蠕 (柔然) 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此后遂以高昌为国号。《魏书·高昌传》: “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云高昌。亦云其地有汉时高昌垒,故以为国号。” 太和五年 (481) 高车灭阚氏,改立张孟明为王,后为国人所杀,立马儒为王。二十一年 (497) 杀马儒,立麴嘉为王。全盛时其疆域南接河南 (指罗布泊以南的吐谷浑国境),东连敦煌 (今甘肃敦煌市),西次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北邻敕勒 (在天山北麓)。唐贞观十四年(640) 为唐所灭,以其地置西州。

②公元9世纪中叶,回鹘西迁,其中一支占据古高昌国即唐西州地区,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都城在古高昌城 (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辖境西包焉耆,东抵哈密东境,北越天山,南至孔雀河、罗布泊一带。13世纪初叶归附蒙元。14世纪20年代后地入察合台汗国。《宋史》 有高昌传。


(1)公元442年沮渠无讳率北凉余众逐高昌太守,据其地,次年自立为凉王,为高昌地区建国之始。460年柔然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此后遂以高昌为国号。481年高车灭阚氏,相继立张氏、马氏为王。传至麹氏历九世一百四十四年。都高昌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哈拉和卓堡西南)。初辖原高昌郡地,450年西并车师国,全有吐鲁番盆地;其后逐渐扩大,全盛时南接河南(指罗布泊以南的吐谷浑国境),东连敦煌,西次龟兹(今库车一带),北邻敕勒(在天山北麓)。640年被唐朝所灭,以其地为西昌州,后改名西州。(2)公元9世纪中叶回鹘西迁,其一支据大高昌国即唐西州地,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辖境西包库车,东抵哈密东境,北越天山,南接于阗。12世纪初叶后为西辽属国。13世纪初叶归附蒙古,中叶后为元朝直辖地。14世纪20年代后地入察合台汗国。


猜你喜欢

  • 雪栏山

    即今四川松潘县东三十里雪宝顶。《明一统志》 卷73松潘等处指挥使司: 雪栏山 “山势蟠蜒,四时积雪”。《方舆纪要》 卷73松潘卫: 雪栏山 “俗呼宝顶山,亦名雪岭,巉崖路险,有雪栏关”。此为岷山中段极

  • 什噶溪

    亦名石角溪。即今四川屏山县西一百二十五里西宁河。《方舆纪要》卷73马湖府蛮夷长官司:什噶溪在“司(今新市镇)西二里。源出小悍山……流入马湖江”。

  • 可封镇

    唐置,为军镇,属戎州。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七十里七峰山下。

  • 富世县

    北周武帝时置,为洛原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富顺县。《寰宇记》 卷88富世监: “富世县,以县下有盐监,人获原利,故曰富世。” 隋属泸川郡。唐属泸州。贞观二十三年 (649) 改为富义县。古县名。北周武帝时

  • 辉德镇

    亦名耀德城。在今宁夏灵武县南石沟驿乡西,古为灵州戍守处。《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三年(946) 八月,“冯晖引兵过旱海,至辉德,糗粮已尽”。即此。

  • 东茶山

    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清一统志·黎平府》:东茶山“在府城北欧阳司东。溪水潆洄其下”。

  • 利国场

    ①在今河北黄骅市。清为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雍正年间废。②元设利国盐场。在今山东沾化县(富国)东利国乡。清初设盐大使管理,康熙十六年(1677)并入富国场。

  • 达速岭

    即今山西神池县南黄华岭。《北齐书·文宣纪》:天保五年(554),“帝(高洋)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古山名。即今山西省神池县南黄华岭。《北史·齐本纪·文宣帝》:北齐天保五年(554年),

  • 安吉县

    东汉中平二年(185)分故鄣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天目乡(今浙江安吉县西南孝丰镇)。《续汉书·郡国志》 刘昭注引《吴兴记》:“光和末,张角乱,此乡守险助国,汉嘉之,故立县。”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

  • 龙州厅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置,属太平府。治所即今广西龙州县。1912年升为龙州府。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属太平府。1912年升为府,次年改为龙州县。清末是通商越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