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桥

高桥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朝梁末,徐嗣徽自丹阳至姑孰,陈霸先遣侯安都拒之于此。

②在今江苏无锡县西北。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

③在今江苏东海县 (牛山镇) 东北。明、清置巡司于此。

④即今江苏盱眙县东高桥乡。清光绪 《盱眙县志稿》 卷3: 高桥在 “县东三十五里”。

⑤即今浙江鄞县西高桥乡。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卷31: 南宋建炎四年 (1130) 春正月,“金人再犯明州,浙东制置使张俊御之于高桥”。即此。

⑥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31商河县: 高桥,“旧置驿于此。《志》 云: 县有高桥、商河二驿及三岔口、归化镇二巡司。今皆革”。

⑦即今湖北咸宁市东高桥镇。清光绪 《咸宁县志》 卷1 《镇市》: 高桥 “东去县五十里”。

⑧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高桥在 “县北二十五里。旧有高桥驿”。


(1)即今江苏省东海县东北高桥。明、清置巡检司于此。(2)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明、清置巡检司于此。(3)南宋属鄞县,在今浙江省宁波市西北。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进军至此,宋将张俊拒之。


猜你喜欢

  • 大凉山

    亦名凉山。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为大雪山之分支,金沙江与马边河的分水岭。呈南—北走向,海拔2000—4500米。以黄茅埂为界,西为大凉山,东为小凉山,总名曰凉山。《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凉

  • 五陇坂

    在今陕西彬县南。《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突厥颉利、突利两可汗帅万余骑“陈于五陇坂”,秦王李世民诣阵晓以利害,突厥与盟而退。即此。在今陕西省彬县南。《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年)突厥颉

  • 诺济城

    唐建,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境。《新唐书·南诏传》: 贞元十五年 (799),吐蕃以 “一军自诺济城攻巂州”。又同书 《韦皋传》 载: 贞元十七年 (801),韦皋使巂州将“陈孝阳率蛮苴那时等道西泸攻

  • 射犬

    ①在今河南博爱县东东金城。《后汉书·光武帝纪》: 更始二年 (24),“赤眉别帅与大肜、青犊十余万众在射犬”。李贤注: “故城在今怀州武德县北也。” 《续汉书 · 郡国志》 野王县: “有射犬聚。”

  • 愁思冈

    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十五里。《新唐书·肃宗纪》: 乾元二年 (759) 一月,“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愁思冈,败之”。《明一统志》 卷28彰德府: 愁思冈 “陈思王植不为魏文帝所容,于此悲吟,因名。契丹主执

  • 阿勒坦额默勒山

    在今吉林公主岭市东北。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7:阿勒坦额默勒山,“蒙古语,阿勒坦,金也。额墨勒,鞍也。(吉林)城西三百四十余里”。

  • 龙山湖

    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西。清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31颍州府:龙山湖“肥水发源于此”。

  • 黄蛇镇

    在今山西榆次市北。《旧唐书·刘武周传》: 唐武德二年 (619),“武周授金刚西南道大行台,令率兵二万人侵并州,军黄蛇镇”。

  • 吴翁湖

    一作吴公湖。即今江苏兴化市北蜈蚣湖。《舆地纪胜》卷43高邮军:吴公湖“在兴化县。《旧经》云,昔有吴尚隐居湖侧”。《清一统志·扬州府一》:吴翁湖“在兴化县北二十三里。西接海陵溪,东流为海沟河,至白驹场入

  • 保定县

    ①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定县置,为泾州治。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金大定七年(1167) 改名泾川县。②即保宁县。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电城镇东。《旧唐书·地理志》 作保定县。③北宋宣和七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