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盖山
即今福建永泰县西高盖山。《寰宇记》 卷100福州永泰县: 高盖山 “在县西七十里。常有紫云所盖,因曰高盖山。有水色如金,亦曰金枝山。太守陶夔记云,山有石井,深三丈,石盆广二丈,清净如镜,土人徐登在此得仙,与东阳赵炳斗仙术,即此处也”。《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 《县志》: 高盖山“在 (永福) 县西四十里。道书以为第七福地,王闽时尝封为西岳”。
即今福建永泰县西高盖山。《寰宇记》 卷100福州永泰县: 高盖山 “在县西七十里。常有紫云所盖,因曰高盖山。有水色如金,亦曰金枝山。太守陶夔记云,山有石井,深三丈,石盆广二丈,清净如镜,土人徐登在此得仙,与东阳赵炳斗仙术,即此处也”。《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 《县志》: 高盖山“在 (永福) 县西四十里。道书以为第七福地,王闽时尝封为西岳”。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金乡卫。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二十里沙园村。清顺治中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南沙园。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裁。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1)置,属长春府。治所在长岭子(今吉林长岭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长岭县,地名长岭子”, 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吉省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在吉林省西部,
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南十五里之鼎足山。《汉书·地理志》 甾川国东安平: “菟头山,女水出,东北至临甾入巨定。” 《水经· 淄水注》:“ (女) 水出东安平县之菟头山。”
明置,属宁夏前卫。即今宁夏贺兰县北立岗镇。清设把总驻防。民国时,名李哥铺。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仁德府置寻甸军民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三里中古城。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寻甸军民府:“蛮名新丁,又名寻甸部,讹为仁地,又为仁德部。蒙氏因名寻甸,段
明弘治四年 (1491) 以溧水县高淳镇置,属应天府。治所即今江苏高淳县。清属江宁府。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部,北临石臼湖,西南与安徽省接壤。属南京市。面积802平
或作夏虚。《左传· 定公四年》: “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命以 《唐诰》 而封于夏虚。” 其地有三说: (1)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西晋杜预注: “夏虚,大夏。今大原晋阳也。” (2) 在今山西
在今甘肃玉门市赤金镇北。《元和志》 卷40玉门县: 独登山 “在县北十里。其山出盐,鲜白甘美,有异常盐,取充贡献”。
唐置,属严道县。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多功乡。《元和志》卷32严道县:多功镇“在县西三十六里”。
明崇祯中置,即今广西合浦县西南西场镇。《清一统志·廉州府》:白龙寨“又西为西场寨,接钦州境”。明崇祯中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西南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