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丘山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方舆纪要》 卷34高唐州: 鱼丘山 “在州东。其状如鱼。五代梁改县名鱼丘以此”。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方舆纪要》 卷34高唐州: 鱼丘山 “在州东。其状如鱼。五代梁改县名鱼丘以此”。
东晋太元十五年 (390) 侨置,为南汉中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境。南齐属南阴平郡。梁废。
亦作旋鸿县、 祗鸿县。 北魏置, 属梁(凉) 城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上店村。明于此置巡司。《方舆纪要》卷11通州:大通关“在州南张家湾之长店,百货汇集处也。其相近有广利闸提举司及盐场批验所”。
明末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沙溪镇西石龙堡。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
亦作幕南。初指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后汉书·乌桓传》: “匈奴转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 清代又专指内蒙古为漠南,即以此故。又作幕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自汉代以后常称为漠南。《史记·匈奴列
即今福建长汀县西北九磜。《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长汀县:九磜隘在“府西北三十里……为戍守要地”。
①在今河南信阳市。《寰宇记》卷132信阳县:“义阳山在县东五十步。”《清一统志·汝宁府一》:“本名武山。后依山立义阳郡, 因更名。”②在今贵州风冈县东三十里。《清一统志·石阡府》:义阳山“唐义州治此”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余姚市姚江北岸。据《越绝书》卷8载:“越人谓盐曰余。”余姚乃古越语地名。《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显系出于附会。《水经·
在今江苏丹徒县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黄武元年 (222),魏 “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即此。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丹徒区西。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魏曹休使臧霸袭攻徐陵,即
①又称东路中后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中巴颜西。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察干海尔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