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犊镇
金置,属咸宁县。即今陕西长安县东鸣犊镇。宋敏求 《长安志》 卷11: 鸣犊镇 “在万年县南六十里镇西原,下有鸣犊泉,故名”。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北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鸣犊,人口 3500。镇以驻地名。以鸣犊泉得名。宋至民国初均为镇。1950年设鸣犊乡,1958年设公社,1984年复乡,1989年复镇。产小麦、玉米、稻。黏土、砂石及矿泉水资源丰富,建筑、建材及化工业兴盛。有服装、化工、金属制品、水泥构件、机械等厂。是县东南部古今贸易名镇。韦鸣公路终点。
金置,属咸宁县。即今陕西长安县东鸣犊镇。宋敏求 《长安志》 卷11: 鸣犊镇 “在万年县南六十里镇西原,下有鸣犊泉,故名”。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北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鸣犊,人口 3500。镇以驻地名。以鸣犊泉得名。宋至民国初均为镇。1950年设鸣犊乡,1958年设公社,1984年复乡,1989年复镇。产小麦、玉米、稻。黏土、砂石及矿泉水资源丰富,建筑、建材及化工业兴盛。有服装、化工、金属制品、水泥构件、机械等厂。是县东南部古今贸易名镇。韦鸣公路终点。
唐置,属商州。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唐元稹有 《青云驿》、杜牧有 《题青云驿》 诗。北宋设青云镇。《清一统志·商州》 “商洛镇” 条:“ 《旧志》 有废青云馆在州南一百五十里,即青云镇也。”
①三国蜀置,属永昌郡。治所在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西晋元康末(299)为永昌郡治。南齐属永昌郡。梁末废。②北周大象元年(579)改广寿县置,属新平郡。治所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北五里永寿村。隋开皇三年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环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仪凤附近。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属环州。后废。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偃虬堤”条下:“又白荆堤,在府东南十里。与㴩湖相近。”
明初建,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亦即乞勒尼卫治。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乞烈迷城”。
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南三十里宝石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通山县东南有宝石河市塘。
即吉兰丹。 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北部吉兰丹一带。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
又称孝感支线。自湖北孝感至长江埠。长31公里。为平汉铁路(今京汉路)支线。日伪于1942年修筑。1945年被拆除。
即今四川新龙县。藏语称 “聂隆”,意为“有森林为河谷”。
今蒙古国西南拜德拉格河注入之本察干湖。《魏书·蠕蠕传》: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伐吐贺真,“高凉王那出东道,略阳王羯儿出中道,与诸军期会于地弗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