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西郢州置,治所在比阳县 (今河南泌阳县)。北周改为真昌郡。
②唐天授二年 (691) 置,治所在鸿门县 (今陕西临潼县东零口镇)。辖境相当今陕西临潼、高陵、渭南等县市地。大足元年 (701) 废入雍州。
武周天授二年(691年)置,治鸿门县(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北零口镇)。辖境约当今陕西省高陵县、渭南县一带。久视元年(700年)废。
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西郢州置,治所在比阳县 (今河南泌阳县)。北周改为真昌郡。
②唐天授二年 (691) 置,治所在鸿门县 (今陕西临潼县东零口镇)。辖境相当今陕西临潼、高陵、渭南等县市地。大足元年 (701) 废入雍州。
武周天授二年(691年)置,治鸿门县(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北零口镇)。辖境约当今陕西省高陵县、渭南县一带。久视元年(700年)废。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北白塔满族乡境。《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白塔峪在“卫西北三十五里”。
①又作琉璃河集。亦名燕谷店。即今北京市房山区南十八里琉璃河乡。元延祐四年 (1317) 置琉璃河巡司。清于此驻把总。②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大石河。明万历 《顺天府志·山川》: “琉璃河,良乡县南四十里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夷州。治所在今贵州绥阳县北。后属牢州。贞观十六年 (642)废。
即今俄罗斯莫斯科东南梁赞。《元史·宪宗纪》:蒙哥“复与诸王拔都征斡罗思部,至也烈赞城,躬自搏战,破之”。
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长江边。《晋书·王濬传》: 太康元年 (280) 伐吴,沿长江而下,“克荆门、夷道二城”。即此。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边。《资治通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王濬伐吴,“克荆门
即今湖南益阳市西南志溪河。 《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溪 “在益阳县西南五十里。 《名胜志》:溪多滩, 惟通小舟。 由锡山经石笋, 皆至险处。《县志》: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双岔乡。民国《辑安县乡土志》:“双岔河,城西一百二十五里。”
即今河北威县东十六里方家营乡。清《畿辅舆地全图》威县图:东有方家营。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16禄劝州:乌蒙河“在州北。源出乌蒙山,下流入于金沙江”。
明置,为右江水驿。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那造水驿,“《志》云:旧在府西九十里,后徙于县城西北隅,嘉靖四十五年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