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泥洼堡

黄泥洼堡

明置,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北黄泥洼镇。明 《辽东志》 卷3: 长安堡下有 “黄泥洼台大墩”。即此。


猜你喜欢

  • 海目山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九江镇南西江中。《清一统志 · 广州府》: 海目山 “在南海县西南一百四十里九江海中,两岸并立,其形如目,麓多奇石”。

  • 剑河

    即今贵州剑河县北之清水江。民国 《剑河县志》 卷2: “剑河之水古名清江。”

  • 奉德县

    ①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羁縻西仁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 (634) 属奉州。后废。②辽置,属贵德州。治所在今辽宁抚顺市东。金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抚顺市东(一说即今抚顺市西北古

  • 中阳郡

    北魏置,属南汾州。治所在昌宁县(今山西乡宁县西)。辖境相当今山西乡宁县地。隋开皇初废。东魏置,治昌宁县(今山西乡宁县西)。属南汾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乡宁县一带。隋开皇初废。

  • 小里潭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四十六里里潭乡。清置巡司于此。

  • 鸿庥岛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郑和群礁的南部边缘,北距太平岛 11.25海里。为椭圆形小岛,面积约0.08平方公里。岛上林木茂盛。中国渔民向称南乙或南密。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1947年改名鸿庥岛

  • 云际岭

    在今福建光泽县东北,北接铅山县界。《方舆纪要》卷98光泽县“杉岭”条下:“又云际岭,在县东北百四十里,接江西弋阳、铅山二县界。又有径路,通浙江江山县。北溪出其下。”《清一统志·广信府》:云际岭“最高耸

  • 边临镇

    即今山东陵县北边临镇。北接河北吴桥县境。清属德州,有州判驻此。民国置县佐。在山东省陵县西北部。面积73.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边临镇,人口 1860。相传,原村名桃庄,以盛产桃而得名。

  • 宁远文庙

    在今湖南宁远县城西南隅。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明、清两代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八年(1882)时建。文庙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崇圣殿、戟门、棂星门、东西廊庑和泮池等。主体建

  • 札萨克图汗部

    “札”又作“扎”。外蒙古旧部名。原为17世纪时喀尔喀三部之一。清雍正九年(1731年)后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十九旗,会盟于札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牧地约当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和扎布汗、库苏古尔、乌布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