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陵庙

黄陵庙

①一名黄牛庙。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黄陵庙乡。《清一统志·宜昌府》: 黄陵庙 “在东湖县西黄牛峡。一名黄牛庙。三国蜀汉建,庙有祖龟及金莲花。相传诸葛亮有庙碑记”。

②在今湖南湘阴县北四十里。《水经·湘水注》:“湘水又北径黄陵亭西,右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径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故民为立祠于水侧焉。” 韩愈有 《黄陵庙记》。


原称黄牛庙,又称黄牛灵应庙。在长江三峡西陵峡中黄牛峡黄牛山麓。是西陵峡中著名古迹之一。相传始建于汉,后毁。唐大中元年(847年)复建,名黄牛祠。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祀禹王,改今名。历代名人如李白、白居易、欧阳修、黄庭坚、陆游等游此,均留有名篇佳句。现存庙宇有山门、禹王殿、武侯祠等,依次建造在逐级升高的台地之上。主体建筑禹王殿,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面阔进深均为5间,高约15米,重檐九脊,青瓦丹墙,色调和谐,体态庄重。檐下悬“玄功万古”匾额一方,传为明藩惠王朱常润所题,边框浮雕游龙,飞金走彩,颇为富丽。武侯祠、山门,均为晚清建筑。殿内存有圭形石碑,刊《黄牛庙记》,相传乃诸葛亮所撰。庙后有泉,甚清洌,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甃石为池,至今聚泉仍丰。庙院前临汹涌大江,后倚高岩如屏,四周橘林掩映,气势宏伟,风光绮丽。

黄 陵 庙


猜你喜欢

  • 仙提县

    西晋置,属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东十里仙提堡。隋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属凉州西郡。北魏属凉州。隋废。

  • 崇善寺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南隅。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名延寿寺。明代又改名崇善寺。原在旧城外,明洪武初扩建太原城,寺地划入城内。洪武十四年 (1381) 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棡为荐其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

  • 射箭河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68昭化县: 射箭河 “在县西三十里。或云清水江之支流也。水流湍急,舟行如箭,因名。下流入于嘉陵江”。

  • 九门口关

    即一片石关。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一百一十里,南与秦皇岛市接界。《清一统志·永平府二》:一片石关,“城东有九门水口,有水分九道,南下合为一流,因名”。

  • 五脂山

    即五指山。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辽史·地理志》:来州有五脂山。

  • 浅水原

    亦名鹑觚原。在今陕西长武县北浅水村一带。《元和志》 卷 3 宜禄县: 浅水原 “即今县理所。……武德元年,(薛) 举寇泾州,屯兵于安定县之折墌城,太宗亲征,相守六十余日,会举死,其子仁杲统其众,并羌胡

  • 杨家堡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七十四里长城边。清代有千总驻守。

  • 神武郡

    北齐置,治所在神武县 (今山西神池县东北)。后改太平郡。东魏置,治神武县(今山西山阴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山阴县一带。北齐时改太平郡。

  • 寻陕

    亦作寻陿。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史记·南越列传》:元鼎六年(前111)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陕, 破石门, 得越船粟, 因推而前”。《索隐》:“姚氏云:寻陕在始兴西三百里,近连口也。”《方舆纪要》卷

  • 腰鼓城

    即吴越国杭州罗城。在今浙江杭州市。唐景福二年 (893) 钱镠建。周七十里。因其南北修长,东西狭窄,形似腰鼓,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