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山县

龙山县

①北魏太和十七年(493)置,属广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郏县东南。隋开皇初改名汝南县。

②北齐武平四年(573)置,属谯州谯郡。治所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集。隋开皇九年(589)废。

③北齐武平六年(575)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村。《元和志》卷13:“因县西龙山为名。”隋开皇十年(590)废。

④南朝梁、陈时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北。以近龙山为名。隋大业初废。

⑤隋开皇初改龙城县置,属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十八年(598)更名柳城县。

⑥唐置,属昌州羁糜州。治所在今河北廊坊市西。至德后废。

⑦辽开泰二年(1013)置,为潭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白塔子。金属利州。元初属大定府,至元四年(1267)属利州,后属大宁路。明初废。

⑧清雍正七年(1729)置,属永顺府。治所即今湖南龙山县。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1)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置,治今河南省郏县东南。为顺阳郡治。隋开皇初改名汝南县。(2)南朝梁析布山县置(旧说梁、陈时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北。属郁林郡。隋大业初废。(3)北齐武平四年(573年)置,治今安徽省涡阳县东北龙山集。属谯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4)北齐武平中置,治今山西省太原市旧城。属太原郡。隋开皇中改晋阳县。(5)隋开皇初改龙城县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为营州治。十八年(598年)改名柳城县。(6)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村。为潭州治。金属利州。元属大宁路。明洪武初废。(2)今县名。在湖南省西北隅沅水支流酉水上游,与湖北省、重庆市交界。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127 平方千米。人口53.7万。辖12镇、35乡。县人民政府驻民安镇。五代置上溪州。宋因之,为羁縻州。元置白崖洞长官司,治今石牌洞,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属永顺宣慰司,并复置上溪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麂皮坝置龙山县,治今民安镇,属永顺府。因山得名。1914年属辰沅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永顺专区。1952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区,1954年改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1955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西山地西北缘,地形以山地为主,间以台地、盆地和谷地。酉水、洗车河流经境内。属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农产有稻、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林产有油桐、油茶、柑橘、板栗及松、杉等。有黄连、杜仲、天麻、百合等中药材。矿产有煤、铁、铅、锌、硫黄、石膏、紫砂陶泥等。工业主要有卷烟、陶瓷、电力、化工、榨油、水泥、建材、造纸、织锦等厂和煤矿。209国道纵贯南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茨岩塘曾为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和龙山县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尚存。古迹有五代吴著厅遗址。


猜你喜欢

  • 琅峤社

    即郎娇社。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恒春镇。清乾隆间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 卷2作 “琅峤社”。

  • 钦陵

    北宋三陵之一。宋僖祖赵眺之陵。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南。即五代南唐烈祖李昪的陵墓。见“南唐二陵”。

  • 嗣溪山

    在今安徽旌德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8旌德县: 嗣溪山 “在县东三十里,接宁国县界。连亘十余里,以山溪相嗣不绝而名。一峰峭峙,谓之龙峰。稍西曰石凫山,梅溪出焉,东北流入宁国县为滑渡水,而注于西溪”。

  • 房山关

    在今湖北房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9房县: 房山关 “在县西三十五里房山下”。

  • 山门洞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文脊山东南侧。《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文脊山“有六洞,梅圣俞与张献民同游,留题刻石焉”。《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东南有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谓之山门。中有山

  • 汪陶县

    即��陶县。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应县西。《续汉书·郡国志》 作“汪陶”。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应县西。属雁门郡。西晋永嘉后废。

  • 无穷之门

    战国赵地,在今河北张北县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九年(前307),“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

  • 前所寨

    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南灵江北岸前所镇。《清一统志·台州府》: 前所寨 “在临海县东九十里海门卫北。明洪武二十八年建前千户所,筑城周三里有奇。南临椒江,与卫城仅隔一水。本朝改为寨,设都司、守备驻防。今增置巡

  • 北泺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东南莲花泡子。《金史·太祖纪》:奉穆宗命,太祖伐温都部跋忒,“与乌古论部兵沿土温水过末邻乡,追及跋忒于阿斯温山、北泺之间,杀之”。即此。

  • 瑕县

    本瑕丘县。北宋大观四年 (1110) 为避孔丘讳,改为瑕县。为兖州治。治所即今山东兖州市。旋改嵫阳县。古县名。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为避孔丘讳以瑕丘县改置,治今山东省兖州市。为兖州治。旋改为嵫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