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州

龙州

①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治所在龙城县(今广西柳城县南凤山镇南丹村)。《舆地纪胜》卷112柳州引张维《广西郡邑志》云:“八龙见于江,乃即江南置龙州及龙城县。”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城县地。贞观三年(629)废。

②西魏废帝二年(553)置,治所在江油郡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旧州)。隋大业三年(607)改为平武郡,义宁二年(618)改为龙门郡,寻改为西龙门郡。唐贞观元年(627)改为龙门羁縻州,垂拱中改为龙门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江油郡,至德二年(757)改为应灵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龙州。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平武县及青川县、江油市部分地。北宋政和五年(1115)改为政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又改为龙州。宝祐六年(1258)徙治雍村(今江油市北大康镇旧县坝)。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省江油县入州,属广元路。至正间, 明玉珍改为龙州宣慰司,治所在兴教镇(今江油市北武都镇)。明洪武六年(1373)复为龙州,徙治青川所(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十四年(1381)改为松潘等处安抚司,二十年(1387)复为龙州,二十二年(1389)改为龙州军民千户所,徙治盘龙坝箭楼山麓(今平武县),二十八年(1395)升为龙州军民指挥使司,后复为龙州。宣德七年(1432)改为龙州宣抚司,属四川布政使司。嘉靖四十五年(1566)改置龙安府。

③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龙编县(今越南河北省仙游附近)。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北省北宁一带。贞观元年(627)废。

④唐武德六年(623)侨置,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境。贞观二年(628)废。

⑤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北。北宋属邕州左江道。元大德中,升为龙州万户府,迁治龙江(即今龙州县)。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龙州,属太平府。九年(1376)直隶广西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广西龙州县地。清初改属太平府,雍正三年(1725)废。乾隆五十六年(1791)置为龙州厅。

⑥唐渤海国置,为龙泉府治。治所在永宁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渤海镇)。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一带。辽废。

⑦辽太祖改扶余城置,治所在通远县(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辖境相当今吉林四平、辽源、梨树及辽宁昌图等市县地。圣宗时改为通州。

⑧辽开泰九年(1020)改黄龙府置,治所在黄龙县(今吉林农安县)。辖境相当今吉林农安、德惠、双阳、扶余、长春等市县地。金天眷三年(1140)改为济州。

⑨西夏置,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南。元废。


(1)南朝梁大同中置,治龙城县(今广西柳州市旧柳城西十里、龙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宜州、柳城、柳江、象州、鹿寨等市县。隋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贞观七年(633年)又废。(2)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初治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马角镇),旋迁治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平武、青川、江油等县市地。隋大业初曾改平武郡,唐天宝曾改江油郡。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改政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为龙州,宝祐六年(1258年)移治雍村(今四川江油市北)。属利州路。元不领县,属广元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移治青川千户所(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二十二年改为龙川千户所,迁治今四川省平武县,寻复为龙州。宣德七年(1432年)改龙州宣抚司,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龙安府。(3)唐置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东北。属安南都护府。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大部分地区。元改为万户府,移治今龙州县。明洪武初复为龙州,属太平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废。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置厅,1912年升为府,次年改为龙州县。清末为对越南的重要通商地。(4)渤海国置,治永宁县(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为龙泉府治。辽废。(5)辽置。即黑龙府。(6)辽太祖时改扶余府置,治通远县(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圣宗时改为通州。(7)辽开泰九年(1020年)置,治黄龙县(今吉林农安市)。金天眷三年(1140年)改名济州。(8)西夏置,治今陕西省靖边县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靖边县一带。元废。


猜你喜欢

  • 通边砦

    北宋庆历八年 (1048) 置,属德顺军。即今甘肃庄浪县东北通边乡。金升为通边县。

  • 飞来寺

    又名东岳寺。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北五里大庙乡飞来岗上。清道光《峨眉县志》卷2:“飞来冈在县北大庙后,有飞来殿。殿内有唐宋家庆楼、吕纯阳仙笔。”寺始建于唐,宋淳化四年(993)和元泰定四年(1327)两次大

  • 朝阳门

    ①在今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东朝阳门桥处。明、清京师城门之 一,东城墙南门。元名齐化门,明正统四年 (1439) 改为朝阳门,俗称齐化门。②明南京城门名。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太平门东南。与皇城东华门、

  • 天童寺

    东晋建,在今浙江鄞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天童寺“在鄞县东六十里。山有玲珑岩,东晋时立祠岩上。唐开元中高僧法璿居之, 日诵莲经,感天童捧天食来供人”。故名。现存建筑系清重建。在浙江省宁波市鄞

  • 谷鹿洲

    又名蓼洲、軥��洲。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百花洲西南南塘湾外。《水经·赣水注》:“赣水又径谷鹿洲,即蓼于洲也。旧作大艑处。”

  • 安澜门

    本江陵城(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门龙山门。清乾隆年间改名安澜门。

  • 雅克山

    在今内蒙古扎兰屯市西。《清一统志·黑龙江》: 雅克山 “在齐齐哈尔城西三百五十里”。

  • 阿由勒哈庙

    即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西北阿优勒海。本世纪40年代始为浩齐特右翼旗驻地。“阿由勒哈”,蒙古语意为沟道口。

  • 锡岩

    又名锡岩仙洞。在今湖南衡东县东三十五里鱼形乡锡岩村金觉峰东麓。清光绪 《衡山县志》:“唐时锡封金觉,故山名金觉,岩名锡岩。” 石壁上镌有晋人谢灵运、明成化年间衡山知县鲍德等诗词。

  • 他漏河

    ①古作太沵河。即今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新唐书·流鬼传》:“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高丽灭其国,遣人度那河,因居之,或曰他漏河,东北流入黑水。”②一作难水。指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及嫩江注入松花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