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濑将军
官名。西汉置。汉武帝时曾有下濑将军甲将罪人及楼船十万人,攻苍梧。
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汉书·武帝纪》:“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僕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
官名。西汉置。汉武帝时曾有下濑将军甲将罪人及楼船十万人,攻苍梧。
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汉书·武帝纪》:“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僕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
见“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金代诸路军之一。征集三十以下十七以上的强壮者组成,兼充杂役。
官名,汉置,为郎官中的骑兵将领,太平之年掌守护宫殿门户,战争年代也领兵征伐。《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千石。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汉书·高惠高后
文书名。亦称“照票”。清朝之下行文。凡皇帝谒陵、巡幸或皇子等外出,每日须向沿途所在地方官支领柴炭等物,即以此为凭证。
官名。周朝置。主管宗庙祭祀之礼。一说与“大宗伯”同。《礼记·杂记》:“大夫之表,大宗人相,小宗人命龟,卜人作龟。”孔颖达疏:“大宗谓大宗伯也。相佐威仪。”参见“大宗伯”。
官署名。北宋开封府所属司法机构,掌审讯狱囚。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员二人,六品。
指相国之官。《吕氏春秋·下贤》: “今汝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
武官名。三国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以陈群为之,假节,不常置。见《三国志·魏书·陈群传》。
官名。见“公府车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