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北魏置。属散官,无具体职掌。《魏书·屈遵传》: “(拓跋焘)乃赦(南部大夫屈)拔,免为散大夫。”一说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所载之散员大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太祝下大夫丧祝中士佐官,正一命。
地方军政长官的属吏,因其在幕府任职,故称。如南北朝时的参军、主簿等。
使职名。金朝勋臣死后,皇帝派官员担任送丧柩车的执引前导,称发引使。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汉书·外戚传》:“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適(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资治通鉴·汉文帝后元七年》:“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
流外官名。唐于太子仆寺厩牧署置,员额二人,秩流外二品,掌车乘。
吏员名。宋于三司、马步军司及诸州均置,掌接引传达。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掌永昌宫契丹军民之事。设都部署、副部署、判官等职。
满语官名。源自汉语“将军”一词。清入关前多用于武官,如牛录章京(佐领)、甲喇章京(参领)、梅勒章京(副都统)。后不限于称武官,如军机处之军机章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总办章京、帮办章京、章京、额外章京,
宫名,帝母所居。有时也用来代指帝母太后。其所属官吏有长乐少府等,掌长乐宫。参看“长信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