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丞相史

丞相史

官名。西汉置,属丞相,秩四百石。初佐丞相掌监察地方。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部刺史监察州部后,协助丞相处理具体事务,无定员,位在司直、长史下。


官名,为丞相属吏,掌视察监督诸州。《后汉书·百官志》:“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兴省之,但遣丞相史分刺诸州,无常官。”《汉书·酷吏传·赵禹》:“亚夫为丞相,禹为丞相史。”

猜你喜欢

  • 治狱使者

    官名。《汉书·外戚传》有治狱使者,可能是汉代廷尉临时派遣的治狱之官。

  • 工部上士、中士、旅下士

    官名。见“工部中大夫”。

  • 海军处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为*海军部之前身。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同时将练兵处军学司水师科及工部船政事宜併入。掌全国海军政务,凡厘定章制,考究教育,节制海军人员,监督造械,任补黜陟官员,皆由该

  • 右武卫大将军

    官名。隋朝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置一员,正三品,总其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朝沿置,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命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

  • 图志科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疆理司所属二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全国土地面积测绘清丈,审定地图、地志事。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

  • 沙苑羊牧

    官署名。隋朝陇右牧之盐州牧置,尉二员; 炀帝大业三年(607)后,置左、右牧监各一员,主其事。

  • 副护军参领

    官名。清朝八旗护军营将领。雍正元年(1723)以“署护军参领”改称,次于护军参领,初制正五品,雍正十二年升为正四品。满洲每旗十人,蒙古每旗四人,共一百一十二人。与护军统领共掌统率护军。

  • 副官处

    军事机关的内部机构。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始置,掌理总务、警卫等事项。讨袁运动时护国军两广都司令部亦置,均以副官长为主官。国民党政府国防部所属陆海空军各总司令部均设副官处,掌部内人事、收发、档案等业务,以

  • 左领军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朝十六卫之一,高祖武德五年(622)改左御卫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掌宫禁宿卫,大朝会则被青甲铠、弓箭刀楯旗等,为左厢仪仗,次立左威卫之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苑

  • 尽管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天历庚申十年(1860)始设。位低于“统管”,高于“朝将”。职务未详。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自庚申十年(公元1860年)以后的《天王诏旨》、《幼主诏旨》中常列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