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第

中第

①选举制度用语。(1)秀才、孝廉等被荐举者“对策”后获得的中等成绩。南朝宋明帝泰始中(465—471) 规定,策试五条,答对三、四条者为中第。十六国后赵规定答策中第者拜中郎。北魏时“秀孝”策试中第者,原不授官,孝明帝熙平初(516—518),尚书考功郎阳固“奏诸秀孝中第者听叙”(《魏书·阳尼传》)。(2) 考课官吏时的中间等级。一般考为中第可仍留任原来官职。(3) 科举考试,考中者,亦称中第。②指士族内部较高门稍低的等级。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466) 设立郡国学,高允建议:“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先尽高门,次及中第。”(《魏书·高允传》)

猜你喜欢

  • 戏马监

    官名。三国魏置,《三国职官表》说:“戏马无考,疑亦台观之名。秩三百石,第九品,属钩盾令。”

  • 怯薜歹

    怯薜的成员。见“怯薜”。

  • 盐课提举司副提举

    官名。明朝盐课提举司之副长官。佐提举掌司事。每司所设无定员,从七品。

  • 提举帐司

    即“提举帐勾磨勘司”。

  • 中盾署令丞

    官名。北齐于太子率更寺置中盾署,有令及丞,掌周卫禁防,漏刻钟鼓。

  • 传舍吏

    官名。战国置。管理传舍的小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 ’”参见“传舍长”。官名,战国置,掌管理传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

  • 大都生料库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1283)从尚食局生料野物库分出,隶宣徽院。秩从五品,置提点、大使各二员,副使三员。

  • 扬武校尉

    官名。东汉末孙策置。为领兵武职。《三国志·宗室 ·孙辅传》: “(辅)以扬武校尉佐孙策平二郡。”官名,东汉末年孙策置,掌领兵征伐。《三国志·吴书·孙辅传》:“孙辅字国仪,贲弟也,以扬武校尉佐孙策平三郡

  • 农工商部侍郎

    官名。清末置,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农工商部副长官。见“农工商部”。

  • 内坊帅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