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乘黄令

乘黄令

官名。东汉末曹操始置,亦称乘黄厩令。魏、晋因置,七品,隶太仆。职掌皇帝乘舆及御厩诸马。东晋或省。南朝复置,隶太常,掌按皇帝出行的不同规模、用途,保管供给各类车辆。梁为流外官。北齐为乘黄署长官,隶太仆寺,职掌略同。隋、唐、五代因之。隋从八品上,唐从七品下。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辽朝为南面朝官。


官名,也称乘黄厩令,东汉末年曹操置,属太仆,掌养御马,为乘黄厩长官,有丞。乘黄为古代神马名,又称飞黄。三国魏置,西晋沿置,东晋时置时省。南朝置,属太常,掌供皇帝出行车辆。北齐为乘黄署长官,属太仆寺,职掌与南朝大体相同。隋、唐、五代沿置。宋朝有此官号而很少置。辽代为南面朝官。见《晋书·职官志·太仆》、《新唐书·百官三·太仆寺·乘黄署》、《二十六史大辞典·中国历代职官表》。

猜你喜欢

  • 左街使

    官名。唐朝左、右金吾卫属官,置一员,掌分察六街徽巡,入夜则以骑卒巡行、武官暗探。

  • 车驾清吏司郎中

    官署名。简称车驾司郎中。明清兵部车驾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驾部郎中设,一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兵部车驾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郎中一人。以

  • 敕局

    即“详定编敕所”。

  • 本班尽先前

    清朝捐纳事例之一。乃后期之加捐花样。咸丰九年(1859)为鼓励加捐而特设之班次。因依成交纳实银而又称为银捐。其选用优异,仅次于新班遇缺先、新班遇缺。序补五缺一周,先用新班遇缺先三人,然后新班遇缺及各项

  • 奉舆大夫

    又作“奉辇大夫”。官名。唐置,见“奉舆局”。

  • 朝堂库

    官库名。唐置,属左藏,见“左藏署令丞”。

  • 姻亲不得相监临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东汉时即有此项规定,为“三互法”的内容之一。魏晋南北朝时仍用此制,《三国志·魏书·刘魏传》注引《晋阳秋》,记刘弘于西晋末为车骑大将军开府荆州, 以刺史假节, 都督荆交广州诸军事,朝廷

  • 殿中侍御史里行

    官名。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始置,选三丞以上曾任知县人充任,掌纠绳百官,肃清纪纲。任职满二年除正任御史再供职二年即除三司或开封府判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

  • 转运使

    官名。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 以裴耀卿为江南淮南转运使,掌东南水陆运输。后又置诸道转运使,掌全国粮谷调拨。安史之乱后又于各地置巡院。因其转运力资多来自盐铁收入,故常兼盐铁使,合称盐铁转运使,常由

  • 春官尚书

    官名。即礼部尚书,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礼部尚书。参见“礼部尚书”。官名。见“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