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二十七最

二十七最

唐代考课之制,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与职责,对官员的才干和工作成绩提出了不同的原则要求二十七项,合称二十七最。其具体内容为:一、献可替否, 为近侍之最(此条适用于两省官);二、铨衡人物,擢尽良才,为选司之最(此条适用于吏兵二部司铨选之官);三、扬情激法,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此条适用于考功官员);四、礼制仪式,动合经典,为礼官之最(此条适用于太常寺官员和鸿胪寺部分官员);五、音律克谐,不失节奏,为乐官之最(此条适用于太常寺掌乐律之官);六、决断不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此条适用于九寺五监之丞); 七、部统有方,警守无失,为宿卫之最;八、兵士调习,戎装充备,为督领之最;九、推鞫得情,处断平允,为法官之最;十、雠校精审,明于刊定,为校正之最;十一、承旨敷奏,吐纳明敏,为宣纳之最(此条适用于两省部分官员);十二、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十三、赏罚严明,攻战必胜,为将帅之最;十四、礼义兴行,肃清所部,为政教之最(此条适用于刺吏、县令);十五、详录典正,辞理兼举,为文史之最;十六、访察精审,弹举必当,为纠正之最;十七、明于勘覆,稽失无隐,为勾检之最(此条适用于录事参军、尚书左右丞、主簿等);十八、职事修理,供承强济,为监掌之最;十九、功课皆充,丁匠无怨,为役使之最;二十、耕耨以时,收获成课,为屯官之最。二十一、谨于盖藏,明于出纳,为仓库之最;二十二、推步盈虚,究理精密,为历官之最;二十三、占候医卜,效验居多,为方术之最;二十四、讥察有方,行旅无壅,为关津之最;二十五、市廛不扰,奸滥不作,为市司之最;二十六、牧养肥硕,蕃息孳多,为牧官之最;二十七、边境肃清,城隍修理,为镇防之最。

猜你喜欢

  • 太子主衣舍人

    东宫属官。北魏初期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七品上,后期未见。

  • 中营官

    官名。清朝西藏地方官员之一。掌治所属各城军民之政事。前藏设六品官五十九人,分辖四十三中营。后藏设六品官十七人,分辖十四中营。唐古特官。清分设于前后藏,秩均为六品,属唐古特营官。员额前藏共五十九人,分驻

  • 国防部工程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国防部长,掌理有关国防工程的计划与运用。设司长(中将或同等官)、副司长(少将或同等官)各一人。司内分设计划、土地、军用工程、民用工程四组,组长为少将或同等官,组员为上尉至

  • 名位

    指官爵品位。《左传·庄公十八年》: “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 宗君

    西周时称宗族的君长,负责同宗族内的事务。《六年琱生簋铭》: “琱生对扬朕宗君其休。”

  • 内城巡警总厅

    官署名。清末巡警部、民政部所辖之机构。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京师内城工巡总局设。初隶巡警部,三十二年,改隶民政部。专理京师内城警务、民政及护卫皇帝车驾等事宜。置厅丞一员,从三品。辖总务、行政、司

  • 户部推勘检法官

    官名。宋哲宗元祐三年 (1088)罢大理寺右治狱,于户部置,掌查治在京官署事干钱谷之事。

  • 大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军事统帅机构。北面军官,掌统领各军兵马。设大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军校、队帅等官吏。官署名。辽置,属北面军官,掌北面军马之事。设官有大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军校、队帅。

  • 欠州武器局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掌欠州(又作谦谦州,今苏联西伯利亚图瓦自治州西南)兵器制造,隶武备寺。置大使、副使各一员。

  • 中书省直省舍人

    官名。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置,员额二人,后增至三十三人,掌奏事给使差遣之役。